“眾所周知,視聽語言由視覺元素與聽覺元素組成……”
文學系,電影劇作理論研究課,張東老師,集齊了北電上戲中戲三個學校的文憑,長髮披肩,渾身散發著人民藝術家的氣息,此時他站在臺前,和藹親切,嘴上絮絮叨叨。
“任何一種藝術創作都要求創作者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妄圖單純依靠天賦和情感的衝動去進行創作是創作不出好的作品的。那麼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下,持一個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才能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呢?”
“答案是分裂,讓兩個甚至多個自己對話!”
“一個你說,我有著猛烈如虎的情緒要表達,文字要激昂,用詞要犀利,顏色要有視覺衝擊力,刻刀力度要足夠,稜角分明,充滿撩撥和挑戰!一個你理性又沉穩,你說要有愛,表現上帝的特質,愛世人,愛鄰居,愛仇敵!要有智慧,遠離惡事,謙卑自抑!
“一個你有一萬多年的農業記憶,兩千多年的服從觀念,一百年的民族情緒,半個世紀的掙扎和徘徊!另一個你看到世界的盡頭,熟悉自由女神像的模樣,知道科學誕生的邏輯,宇宙的尺度,神經科學的前沿進展,基因編輯的近況,你已不問西東,棄絕狹隘。你和自己商談,關於中國的當下和世界的未來……”
攝影系,電影攝影語言課,老師林濤,中央美術學院的碩士、北電攝影系攝影系博士,此時身材矮小的他把攝影機放在臺前,畫面似乎為之一振,卻聽其輕聲細語。
“攝影、攝影,攝的到底是什麼?”
“我特別喜歡佳能的廣告詞,因為這句話把這個問題,把這個能在瞬間變成永恆的藝術,解釋的淋漓盡致……”
“佳能,感動常在。”
“一個畫面,便勝過千言萬語。它可能是一種情緒,也可能是一個故事、思想、境界、一個人生哲理或者一種社會現象。”
“想做到這點前,你要先開始去感受光,你會發現,從早晨到夜幕光線在不斷變化。你的眼睛會看見,沒有一秒鐘的光和另一秒是完全相同的,當然,在這些光影世界中,也沒有任何人事物是相同的,你的心會感到,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唯一且無法複製的……”
導演藝術課,近八十歲高齡仍在一線教學的電影學院當今一寶——陳大山教授,頂著花白的頭髮,面對大一的豆芽菜們,慷慨激昂,唾液橫飛。
“什麼是電影?電影是夢,電影是酒,電影是生活的比喻,是那些人們想體驗的或不想體驗的人生,可以讓人領略諸多世界,一個個光怪陸離夢想……是我們北電人的生命之光!”
“生命之光!你們懂什麼意思嗎?!看你們這群幼稚而飢渴的腦袋,我就知道你們不懂!”
“那意味你不止要為她死,你要為她死上一千八百遍,最後還能再活過來,繼續為了電影死上第一千八百零一遍!一萬遍!!”
……
北電八個院系各個專業,具有代表性的課程逐一閃過。校內多名優秀教師和無數個莘莘學子都有出鏡後,三分多鐘過去,來到了片尾,畫面漸漸變暗,忽然響起久石讓的《天空之城》鋼琴曲,這是下課的鈴聲。
等到螢幕亮起,又回到了剛開始的地方——北電最高的建築,教學樓的樓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俯瞰校區的同時,鏡頭聚焦,對準了遠處的一抹斜陽,它掛在西方的天空,千絲萬縷普照著校區、剛剛下課的師生和滄桑大地。
從雁西湖引道校內的自然湖水波光粼粼,像灑滿紅寶石一般閃著耀眼的光芒,河畔花草楊柳隨秋風搖曳,落葉紛飛。
一馬平川的農田剛剛收割,寂寥開闊。村落的低矮民房錯落有致,藍色的、黃色的、灰色的房蓋,構成了一幅色彩豔麗的水彩畫,附近的炊煙與暮色的氤氳也為田地披上了柔柔的、朦朦朧朧的紗幔。煙霞的瑰麗中,看晚霞泊著校門前的一行河水,慢慢燃燒,氤氳著淡淡的霧氣。
那金紅而馥郁的氣息,有些許悲壯,與《天空之城》動人心絃的美妙音律結合,讓人們的心自然而然地生悲憫。
但很快,音樂隨之減弱直至消失,鏡頭也漸漸對焦於樓下。
原本被虛化的老師、學生們在夕陽下逐漸清晰,她們剛剛走出教學樓,餘輝在她們的身上鍍了一金色,她們面帶笑容或神情興奮,彼此攀談,不時傳出歡聲笑語。
似在歡送日落,迎接下一個清晨……
預告片的最後是延時攝影,將從黃昏到夜幕的這段時間縮減至十秒內展示完畢,交織的人流車輛、光線的變化由強至弱,色彩基調由明轉暗,線條也由剛轉柔,透著一種微妙的和諧。
那些夜幕下宿舍樓內閃爍的燈光,最終化成了天際的點點繁星,畫面成為夜空那深藍帶紫的顏色,然後又浮現出了一行白字……
“《北電——學生會》,國內首檔校園紀實影視節目,敬請期待。”
喜歡神豪正在戀愛中請大家收藏:()神豪正在戀愛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