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第一面,就和之前那些相對陌生的人成為朋友?或者說讓雙方的關係不再陌生?其中還包括了一個性格可能比較內向甚至疑似“怪異”的女孩?
關於這個問題高雲有研究過一套方法,不管是誰,不管性格如何,只要對方精神正常就可以按照這套方法快速成為朋友,加強她他)對你的信任。
其中涉及一個包含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理論,英文叫sociaexchangetheory,中文叫社會交換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甲和乙之所以成為朋友,是因為甲乙雙方能不斷從彼此那裡獲得好處。
好處的範圍很廣,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別的實物作為禮物。可以是情感上的關愛,可以是言語上的支援,還可以是知識的傳遞。
總之,朋友對你來說,有幫助。而你對朋友來說,也有幫助。
物質價值和情緒你們總要為雙方提高一種,這樣你們才會成為朋友。
那麼想在第一面就和對方成為朋友的前提來了,你自身要有價值,其次態度真誠友善面帶微笑,聊天時採取“冷讀+熱捧”的方式,認真聆聽,要做不自我的主導者,多問開放式問題而非封閉式問題等等……注重這些類似的細節,會更加迅速的讓他人對你產生好感。
然後,最關鍵的一點,是讓別人的情緒和你達成一致,要用良好的情緒感染別人,帶動別人,讓對方和你達成一致,你們的關係一瞬間就會被拉近。
我們的情緒有各種振動的頻率:情緒越積極的人,他們振動的能量越高;反之,就會越低。建立共鳴的前提,就是找到一致的振動頻率,在情緒上和對方處於同一種振動區域。
簡單來說,就是動作同步+表達共情,我和你是一類人,我和你是一樣的,高興就一起高興,憤怒就一起憤怒,出醜當然也要一起出醜……
這場在咖啡館的談話,高雲是主導者,他給自己的表現打60分,勉強及格。
雙方的年齡差的有點多,最開始還是有隔閡,簽約的事高雲沒怎麼放在心上,本是隨口一提,看看兩個女孩的想法。結果,她們很重視,呼叫成人腦來面對,雖然表示了想要簽約的意向,但氣氛正式起來,高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覆也意識到不對,隨即快速轉變話題。
還是交朋友比較重要,談什麼生意,簽約的事吩咐下屬去和她們家長溝通就好了,自己身為老闆操心這個是可以,但沒必要。
所以他先是用文琪的口音做話題切入,委婉地提示她現在目前的處境,打消她簽約影視公司的顧慮,然後每人來上一杯咖啡,介紹espresso的喝法提供價值,然後提議一起飲下,試圖達成三人的情緒共振。
最終的效果很好,進一步消除了年齡隔閡,拉近了距離……<e?
剛和兩個女孩走出了咖啡廳,高雲便給自己的秦大秘書發微信並共享位置:“把北電校內的這家四季咖啡廳給我收購掉!咖啡太難喝了,重新裝修,找國內一流的咖啡師和麵點師入駐。”
秦冰彤很迅速地回覆:“好的,今天它就會被阿雲你承包,兩天內出設計圖紙。”
“嗯。”
高雲心裡倍兒踏實,回頭再看看這件咖啡廳,開始思考著它的新名字……
抱歉,神豪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而枯燥。
學校內的咖啡難喝?選擇換一家距離遠的?
我直接買下換咖啡師,以後就近常喝豈不美哉?!
他想了半天,看了看這咖啡廳的方位,忽然道:“你們覺得家咖啡廳改名叫西影怎麼樣?”
張子風隨口道:“那還挺有意思的,北影校內又有個西影,聽著確實比現在這個四季的名字更好玩。”
關於‘北電’、‘北影’這兩個學校的名字,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學校師生和圈內人的眼中“北影”指的是隔壁的首都電影製片廠,“北電”指的是首都電影學院,兩者不是一個東西。
但大眾和本地人喜歡將電影學院叫做“北影”。所以,對於學校的稱呼一度成為了分辨內行和外行的依據。
到後來,首都電影製片廠拆了,學校的公眾號官方上,開始稱呼自己為“北影”。但有意思的是很多學生和老師改不過口,依舊稱自己學校為北電。
不過,這兩個名字說哪個都沒什麼問題。
陳文琪問:“班長想把這個咖啡廳買下來?”
高雲點點頭:“半個月後等‘西影’裝修好了,我換一批高水平的咖啡師和甜點師,咱們再來這喝一杯espresso,算是我提前約你們了。”
真正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任性的嗎?
兩個女孩互相看看,腦海中浮現的全是一個想法,然後便答應下來。
……
“喂?杜老師?”
“高班長,吃完飯了吧?來院長辦公室一趟開個會。”
“好的!”
下午的上課時間是一點半,吃完飯還早,沒等來收購合同的高雲等到了杜輔導員的會議通知,和兩個妹子分別後,便溜溜達達來到了北電錶演系院長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