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三部曲》這個電影專案,創立下了無數的國產電影之最,無論是三十億的投資還是工業化的標準。
它在電影工業化的製作標準方面做了很大的推進和創新,以規範的流程來提高工作效率,讓專業人士各司其職,創作團隊專心享受創作,這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同時,在《封神三部曲》的拍攝過程中,烏兒善導演還打造了獨特的“封神美學”以及史無前例的“封神演藝訓練營”,從美學細節和人才培養上不斷為影片質量加碼。
所有細節提前規劃、提前排演,讓工業化運作出精細、準確的結果,從場景搭建、演員培訓、現場拍攝、馬場管理到食堂的管理等,每一個細節都保證有規劃,有秩序,高效率的輸出,可以說《封神三部曲》就是一次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大規模實踐。
而且它也是國產電影裡最有野心的專案,《封神三部曲》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做出三部賣座的電影。
《封神三部曲》對標的乃是漫威宇宙。
毫無疑問,超級英雄正在席捲全球,《復仇者聯盟4》在許多國家都成為了年度票房冠軍。超級英雄電影是一種將電影工業化推到極致的產物,他們能跟著時代變化而變化,能從個體變為群體,最終匯聚到同一個時空當中產生足夠的互動。在漫威與dc搭建好的世界裡,只要他們願意,超級英雄幾乎能無限的冒出。
如同克蘇魯神話與指環王世界一樣,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後,漫威與dc的體系世界已愈發的成熟。這也是為什麼漫威能夠坦然的寫死人氣角色鋼鐵俠與黑寡婦的原因。不僅因為這兩個角色可以隨時重啟,也因為在他們的體系中,所有的角色都是可以被替代的。
而近現代的中國實際上並沒有成熟的體系可以運用,且因為文化的差異,中國未必適合直接引用漫威那一套方法。但是,中國文化的優勢在於極深的底蘊,《封神演義》就是其中之一。
有著武王伐紂背景的《封神演義》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故事發起點,在故事中還有楊戩、姜子牙、申公豹、哪吒等大家耳熟能詳的角色。封神的國民度雖然及不上《西遊記》等四大名著,但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明中也算位列前列。
它有著獨特世界觀,還有無限延伸的故事體系,擁有365位正神,龐雜的人物關係,每一個都能拿出來單拍一部電影。
所以,封神三部曲是滿足建造封神宇宙的條件的,囊括了獨特的仙魔神華史詩的世界觀,武王伐紂為主線的超長故事體系,人仙魔,不同派系,不同山頭的人物關係——可以說它是真正意義上的神話宇宙代表作。
2002年,張一謀的電影《英雄》將觀眾重新拉回到電影院中,重新對看電影產生興趣,重新對國產電影產生希望。它是中國電影產業的奠基者、里程碑和引爆者。沒有《英雄》,就沒有當下國產電影的繁榮。
那麼《封神三部曲》的出現,同樣也是一個里程碑的存在,無論它賣座與否,是盈是虧,都將讓中國電影踏上正規的工業化體系,或許《封神三部曲》將會是真正意義上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成功案例,帶領國產電影走向一個全新的紀元,是一個變革的開始。
高雲願意把自己的大熒幕處女作,獻給這樣一部影片,但前提是,錢不能少,角色要迷人,否則立刻給本男神滾蛋!
對於片酬,烏兒善那邊的答覆還算讓他滿意,出於成本考慮,現階段只讓他在封神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封神三部曲之妖亂國殤》出演。
戲份不多,一週時間就能拍完,片酬卻高達兩千萬。按照工作量的角度來算的話,他的片酬應該是全劇組最高的那個。
但是,如果第一部播出後反響不錯,這個角色便會繼續由高雲扮演,戲份加重,搖身一變成為主要角色,片酬水漲船高。
可那是後續的事兒了,眼下只拍第一部的。
烏兒善這邊得知高雲有意向出演角色,立刻驅車帶著劇本趕到了雲起影視詳談,速度快到讓高某人以為他很閒。
“彤彤啊,讓人來重新沏茶,烏導演過來和我談點事情。”
“好的。”
高雲這邊打個電話,略帶歉意地說道:“沒想到烏導演你來的這麼快,您快請坐。”
說著話,他將《導演創作完全手冊》放到辦公桌上,起身做到會客的茶几邊。
“沒關係,沒關係。”
烏兒善就是自己一個人來的,看到高雲手裡的書,和空白頁上密密麻麻的筆記,心裡一動,腦海中想起一句話‘盛名之下無虛士’,很沉靜的臉上忽然笑了笑:“這書不錯,很久以前我也看過,阿雲有意向做拍片子?”
“沒事瞎看看。”
高雲擺擺手:“哪怕是做個影視投資人,也該多瞭解瞭解這方面的東西,是吧?!”
“沒錯。”
烏兒善這位享譽內地的大導演年近五十歲,大概是操心的事情太多,頭頂著一個地中海的圓寸髮型,嘴邊和下巴留著撮濃密的鬍子,面戴一副紅框的眼鏡。蒙古男人的粗獷外貌之下散發一股藝術氣息,很安靜,很濃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