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內考官的話就是天,高雲從善如流,在沒有音樂的情況下,打了套長拳,方才退下。
至於聲樂的考核,他選的是《大海啊故鄉》,職業級的水準,極其到位的眼神互動和肢體表現,感染力沒話說。
考完了形體與聲樂,接下來的就是整場複試的重中之重;臺詞與表演。
次日上午,高雲按時來到校內的集合地點,現場秩序井然,考生們列隊整齊。
這回運氣不錯,抽到的考號屬於前列,等半個小時就能輪到他。
臺詞與表演考試的過程比較複雜,具體如下:考生首先按照男女儘量均衡的比例編成十人小組,一起進入考場。先由考生朗誦自備的稿件,主考官聽完,指定文章選段,讓每個人依次進行臺詞考核;等到全部考完之後,再從小組中選擇一個代表,抽取小品表演的主題,進行表演的考核。
高雲分到的這組,五男五女,除了他年齡最大的不過21歲,看到高雲和自己一組,有的興奮有的嘆氣。
興奮的是認為找到主心骨了,嘆氣的是覺得自己組裡有了高雲這麼個實力強勁外加名氣很大的考生,考官很可能就看不到自己了,想得都有道理。
約莫有三四個男孩女孩率先表態:
“雲哥,我們都聽你的。”
“考表演的時候你說怎麼演就怎樣演。”
另外大部分默不作聲,心裡不知道琢磨什麼。
高雲並不在意:“我在表演裡也是個小學生,大家一起出主意商量吧,誰有戲聽誰的。”
等進了考場,發現考官還是昨天那七位,有些看到他,還微微點頭示意。
高雲按順序第一個上場,進行臺詞的考核,選段是《康熙王朝》經典臺詞:正大光明。
這個選段實在太經典了,導致很多男藝考生都採用了這個選段來做稿件。直白講,考官耳朵都要聽膩了,所以對這種特別熟悉的臺詞,他們心裡打分有一個標杆,非常公允,不容易出錯,也不容易出彩。
“各位考官好,我是……”
在例行公事的自我介紹,報上考號和資訊以及表演的選段後,高雲提出了個要求。
“各位考官,我能不能坐下講這段臺詞?”
王進松擺手:“自己搬個椅子吧。”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這段就是由陳到明飾演的康熙皇帝坐在龍椅上,面對群臣百官說出來的,所以他想還原一下當時的場景。
“好的,謝謝。”
高雲搬了個教室內的椅子放在教室中心,嘴上說了句“表演,開始!”緩緩坐下去,然後神情變得淡漠起來,但微微抿起的嘴唇似乎顯示出了不平靜的內心。
“當朝大學士,統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罷免四位;六部尚書,朕不得不罷免三位……”
陳到明,國家一級演員,與王智文、陳保國、張國力、李雪建,四位男演員,被人戲稱為中國大陸影視界“天下五絕”,演技和臺詞功底不用說了,公認的好!
但是以雞蛋裡挑骨頭的心態來說,在《康熙王朝》裡,他的話劇表演痕跡過重,臺詞裡較為刻意製造的快慢疾徐特別明顯。
放眼一眾話劇演員,似乎都罕見這一類“漸變式”臺詞處理情形。具體來說,陳在臺詞的唸白上,有時候有一種漸快漸慢的趨勢,前邊後邊都還說得比較緩慢,中間就一溜兒說出一串臺詞不打標點然後戛然而止,這是有意識地製造一種臺詞內部的疾徐。在音調上,調子漸漸升高或降低。在響度上,聲音漸漸響亮或微弱。
這個“刻意快慢”的臺詞處理終究“有悖自然”,所以後來在陳到名的影視作品裡,他自己可能也發現問題,於是很少出現了。這種處理應是在表演上一直不斷探索、嘗試革新的一次有意識的“試驗”,也算是一種成長。
“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裡,卻搞成了這個樣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於國家,愧對祖宗,愧對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罷免了自己……”
高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此時則乾脆將原著中這種較為刻意的臺詞徐急處理消除掉,平添了幾分稜角。
因為對音樂的掌握,他對臺詞的節奏把控的也非常好,隨著時間推移,選段逐漸來到了高潮,高雲怒而起身離座。
“想想吧,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在煤山上才幾年哪?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樹還站在皇宮後邊,天天的盯著你們呢!”
赫然發帝王之怒,聲若洪鐘,雷霆崩裂,嗡嗡迴盪教室內,陰陽張收,高低抑揚,鋪墊了許久終於爆發出來。
而且高雲很注意細節,表演的時候沒對考官的臉,面對的是她們身後,否則那相當於指鼻子罵人了,哪怕你演的再好,考官們也不舒服。
“叮!”
“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