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臘月二十八,晴,這是兩人出遊的第三天。
四千米海拔對人的睡眠已經有了影響,尤其這算是兩人第一天進入高海拔地區,強如高雲,半夜入睡後仍因呼吸困難醒了兩次。
沈瓊霄狀態也不是很好,等她倆吃過早餐和一些高反藥物,身體逐漸恢復過來,便按照計劃,開車去縣城山邊上尋找那群愚蠢可愛的土撥鼠。
不過在問本地人具體地址的時候,兩人才知道,這種生物在色達很多,但由於現在是冬季,它們要冬眠,所以只得看了看周圍景色便打道回府……
下午一點,兩人準時去色達的尸陀林,打算觀看天葬。
天葬是一種葬禮方式,說白了,就是將死者的屍體喂鷲鷹。藏族人民認為鷲鷹食後飛上天空,死者就順利昇天了。
具體流程如下;人死後停屍數日,請喇嘛唸經擇日送葬。有專人將屍體送至天葬師首先焚香供神,禿鷲見煙火而聚集在天葬場周圍。
天葬師隨即將屍體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式肢解屍體,肉骨剝離。骨頭用石頭搗碎,並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塊放置一旁。最後用哨聲呼來禿鷲,按骨、肉順序分別餵食,直到吞食淨盡。
屍首吃得越乾淨越好,一點沒剩是吉祥的象徵。要是沒吃乾淨,剩了某一塊,意為不詳。
以前舉行天葬是天不亮就得做完,但現在為了吸引遊客,將天葬時間放到了13:00——13:30這個時間段。
屍駝林有很多浮雕建築,如六道輪迴圖、八大尸陀林浮雕、骷髏宮殿、閻羅王洞等等,還有一些藏漢兩文所刻的石碑。
整體氣氛肅穆而陰森,烈陽高照也挽回不來的可怖,有很多髏骨的建築上面還有掛著很多逝者的頭髮。
然而沈瓊霄和高雲都是膽子大的,兩人還刻意湊近了看建築上掛的頭髮,看完了一致覺得沒什麼意思,轉頭去看石碑上的文字。
“或長或短的人間歲月,或苦或甜的喜怒哀樂,或真或假的朦朧感受,或幸或哀的今生今世,就這樣毫無意義地虛度。”
“筋骨血肉,飛濺在天葬石的周圍;凌亂的寒風,吹動著屍發四處飛揚;孤獨的亡靈,不由自主、漂泊不定,此時此刻,除了三寶之外,還有什麼可以依賴?”
“常於屍林念死亡,無倚自命安樂身,目睹種種汙穢相,貪著身體慾念消,心思趨於寂靜故,不復放逸生厭離,蛇蠍鬼神令人畏,然居屍林亦不怖。”
“……”
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話‘抓緊皈依我佛’,兩人大略看了一遍,匆匆穿過尸陀林來到了天葬臺準備觀看天葬過程。
等了好一會,高雲直打哈欠:“幾點了?還沒開始?”
實在是昨天晚上因為高海拔沒休息好,困的。
“快了,正在割肉。”
沈瓊霄環顧下週圍,周圍遊客還不少,數量估計在一百左右,幸好這次兩人戴了墨鏡、帽子和圍巾,否則準得讓人認出來。
這是一個露天的場地,旁邊有半人高圍欄,圍欄外一側有梯形的階梯,遊客都站在這邊。
圍欄裡,有一塊區域被血跡斑駁的白布蒙起來,那裡面傳來喇嘛們不停唸經超度的聲音,以及天葬師用刀切割肉體的動靜,沒錯,尸解過程是遮擋的。
再往不遠處二十米,成群的禿鷲在還有積雪的山坡上圍成一圈,眼巴巴地看著,天空上,也有不少,都是兩米以上的禿鷲在空中盤旋,有種黑雲壓城的感覺,配合吱吱呀呀難聽的叫聲,場面極其壯觀。
過了幾分鐘,天葬臺裡的人漸漸退場。但還有兩人在裡面,潑灑著切好的肉塊,這時禿鷲也躁動起來。
一聲尖銳的哨響,阻攔禿鷲的布和柵欄被開啟了,這意味著天葬正式開始,鋪天蓋地的禿鷲拍打翅膀席捲著地面的雪花,往山坡下或狂奔或俯衝,遮天蔽日。
現場的遊客隨著尖銳的鷲鳴,議論紛紛。
“三姐!看看那大鳥都落下來了!”
“臥槽!這麼多鳥怎麼夠吃!””
“大家好,我現在給大家直播天葬……”
在場的遊客有錄影的,有拍照的,還有做直播的,這給高雲整納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