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雲這下子算是體會到了長髮的壞處,被人一抓一個準,同時他也理解了什麼叫“怒搓狗頭”,他感覺自己的腦袋在沈瓊霄雙手下就像個柴犬一樣被揉來揉去。
直到紅燈變成綠燈,對方這才放過他。
……
兩人在‘歡歌笑語’聲中,一路走走停停,來到了折多山,這號稱是入藏的第一關。
山口海拔4298米,位於川藏線咽喉康定與新都橋之間,本來折多山是川藏線進藏的第二座高山,不過隨著它之前二郎山隧道的開通執行,折多山口就變成了川藏線上的第一關。
“折多”藏語意為彎曲,折多山山路彎曲危險,成“之”字形線路,很是險要。
高雲作為司機,對‘折多’這倆字更是深有體會,路況雖好,全柏油馬路,但彎路太他媽多了。而隨著海拔不斷上升,酷路澤也有“高反”的情況,狠踩油門就是不怎麼走路。
等到達山頂後,兩人都微微有些胸悶氣短,這是典型的高原反應,但幸好都不嚴重。
高雲不用說了,五邊形戰士、職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沒什麼大事。沈瓊霄經過這幾個月的鍛鍊,身體也不錯,高反症狀也比較輕微。
有人說越強壯的人,高原反應越嚴重,其實這是個不夠嚴謹的說法。
確切地說,應當是在平原地區心肺功能較好的人,如中長跑運動員及愛好者,他們的耐缺氧能力強,高原反應較輕微。
而肌肉發達的人,如舉重、投鄭運動員等,或肥胖的人,由於肌肉、脂肪耗氧量大,所以比一般人易出現高原反應。
簡而言之,肌肉含量多,心肺能力差,高原反應就越嚴重。但肌肉含量多,心肺能力也強,平常劇烈運動做的多的人,那麼高原反應也隨之減弱。
……
因為天公不作美,小雪依舊,視野不甚開闊,所以折多山頂的觀景臺兩人也沒上前攀爬,免了十元停車費,匆匆合影留念後抵達新都橋鎮。
這個小鎮素有“攝影家天堂”之美譽,其實鎮上本身並無特色景觀,但馬路周邊的風景卻叫人難忘,有著非常壯美的田園牧歌式的風光。
平坦的道路、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金黃的柏楊、山巒連綿起伏、藏寨散落其間、牛羊安權詳地吃草,還有從雲團中投射下來的奇妙光影,是騎行和攝影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然而,以上描述僅限春夏秋三季,唯獨不包括現在的冬季,尤其還是正在下雪的冬季新都橋。
剛才說的那些景色,什麼道路、草原、小溪、樹木、山巒……全被鍍上一層積雪,入眼便是一片蒼茫的白,皚皚白雪紛紛揚揚、冉冉灑落世間遍地。
遼闊、孤寂。
馬路上都沒幾臺車輛,倒是有幾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意境。
到達新都橋鎮內,兩人找了家飯店提前吃了頓午飯,是某點評排第一名的牛肉館。
這家店主打新鮮耗牛肉,屠宰場直供,現稱肉按斤賣,然後再賣牛肉湯,可以往裡面涮肉、涮菜吃。
高雲點了一份養生鍋底,要了四斤牛肉和一些青菜和菌類。
兩人同為肉食動物,同為健身人群,點這些不算多。
高雲不用說,要是日常訓練期間,他一個人把這些全吃了也只是混個八分飽,現在出來旅遊,每天沒鍛鍊又身處於高海拔地區,吃個五、六分飽就行了。
而沈瓊霄也挺能吃的,飯量至少是普通女孩的兩倍,高雲對此表示很欣賞。
這家店確實不愧於某點評app的第一排名,鍋底的湯十分鮮甜,牛肉口感緊實彈牙,牛味醇厚,肉涮熟了以後夾上一片放進調配好的小料碗裡,蘸上滿滿的醬料大口咀嚼,快意!
“等到今年六月份夏天,你高考完,我要再來一次。”
飯吃的差不多了,沈瓊霄忽然開口道:“現在這個時間段來川藏,錯過了很多美景,稻城也去不上了。”
川藏一路可去的地點太多了,直接走318國道,從雅安、瀘定、康定、理塘直達拉市。雖然沿途風光秀麗迷人,但其他分叉地點依然有那麼多景點,不去看看的話有點任費,可一一去看的話時間又來不及,即便花上一年半載,怕也不敢說能看遍川藏兩省的所有美景。
以現在兩人所在新都橋為分界點,東是路線起點成市,再往西直奔最終點拉市,南可去沈瓊霄所說的稻城亞丁村,北可去色達。
稻城亞丁,這是一個自然風景區,被稱為“最後的香格里拉”、“水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景點非常多,但由於現在是冬天,風景十分單調,加上路途遙遠時間緊迫,此地被兩人棄之不去。
高雲端起滾燙的牛肉湯,小口小口喝的很痛快,擦了擦額頭的汗,道:“去色達也是一樣的嘛,藏地人文景點,進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看看,再瞅瞅愚蠢的土撥鼠和天葬。”
說完話,似乎想起了什麼,又道:“你不是喜歡佛學來著?怎麼還不想去色達了?把餐巾紙遞我一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瓊霄動也沒動,瞥他一眼,說道:“佛學和佛教是兩個東西,我對宗教一向是敬而遠之的,尤其是藏傳佛教,再說了,我現在對佛學也不是很感興趣。”
說著話,把筷子整齊地放在碗上,發出輕微的碰撞聲似乎在表達不滿。
“你有沒有聽懂我在說什麼?”
高雲面色狐疑:“什麼?一個是哲學思想一個是宗教流派?我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