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匹馬朝出巡的第一站,最臨近的葵花村而去。有趙臨胥在,也沒有帶侍衛的必要了。
葵花村就十多戶人家,個個淳樸憨厚,一同打理著一個園地。
年邁的村長早便在村子的入口久候了,兩人一抵達就上前熱情地恭迎,給趙臨胥跪拜後,便滔滔不絕地和李見瑜說村子的近況。
“放心!吳鐵牛的腳早好利索了,如今下田種地完全沒有問題!”
“城主您看那戶人家,是張老頭的,他家獨子要娶新媳婦了!”
趙臨胥走在一旁,聽李見瑜和村長的對話,不禁疑惑問道:“美人,落葉城裡的百姓你都記得?”
“大約有印象,我常出巡。”
村長在一旁搭腔道:“之前我們村收成不好,用錯了法子,城主便常來關照。如今都好啦!”
李見瑜一向沒擺什麼架子,就是與人說話時冰冷冷的,村長早便習慣了,因此一點兒也不害怕,並且認為所有大人物都是這樣的好人,因此見趙臨胥穿著普通的衣服和李見瑜騎馬來,也不怎麼怕他,還敢壓著心底的緊張和他說說話。
趙臨胥微微沉吟。
他徹底明白李見瑜在坊間人氣如此之高的原因了。
明明是一副拒人以千裡之外的樣子,但卻默默做了很多事,也真心為他人著想,心地善良。出了什麼事李見瑜也從來不會怪人,只是檢討自己,就像他們上山採靈芝之時。
而如果誇贊他了,他會有些侷促,所以故作冷淡不搭,鬧他時他口中會說尖酸刻薄的言語,耳朵卻一片紅通通的。趙臨胥心底不由得生出了幾分喜愛。
從方才李見瑜為他舞上一曲後,趙臨胥心跳就不對勁了。
村長領著兩人來到了葵花村的廣場,所有老百姓都在這裡等著,而廣場中央擺著一張祭拜用的神桌,桌上是水果、酒水和香等供品。
李見瑜和趙臨胥領著所有人跪拜稻神,三跪九叩。
巫師繞著神桌做了法後,李見瑜便將帶來的一袋黑米拿了出來,掏出一把揮灑而開。黑米落在地上,老百姓又跪了下來山呼海嘯。
“稻神保佑!”
“稻神保佑!!”
趙臨胥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祭奠,只覺得新鮮。
“接著要做什麼?”
“結束了。”李見瑜道:“可以走了。”
他們得把落葉城內至少一半的村落都走過一遍呢。
“哎呀城主!!”其中一個婦人上前道:“城主啊,你看這都正午了,日在中天的,太陽毒辣得很,就先別趕路了吧?來我家坐坐吃午膳?”
話音未落,又有一個大漢插話道:“城主來俺家吧!俺娘子今天知道城主要來,燒了特別多菜,指著您過去吃啊!”
“不不不,我家也做了很多菜!還有糯米糕,剛出爐的!”
李見瑜被簇擁著,也有些為難。
村長見狀上前幫忙解圍道:“既然如此大家都把飯菜給端到我家去!我家大,我們一起吃,讓城主和皇上都嘗過一遍!”
“天啊——”
“居然是皇上!”
說著淳樸的老百姓又要下跪了。他們還以為是哪個大官,卻沒想到是那隻在話本裡聽說過的九龍天子。
“不用不用。”趙臨胥笑得和善,擺手道:“大家平常心就好。”
村長領著李見瑜和趙臨胥去他家,和家裡人說了大家要一起吃飯後,村長的娘子和一眾孩子、孫子隨即出來幫忙搬桌椅,趙臨胥也沒擺出讓人伺候的樣子,反而動手和大家一起搬,讓其餘人心底既高興又興奮。
之後其餘村民便拖家帶口,把家裡最好吃的東西帶來了。一道道佳餚被擺在桌上,大家恨不得城主和皇上能嘗到自家的手藝,拉著他們不停地推薦,什麼這個好吃,那個香啊……
大廳內頓時熱鬧了起來,人擠人的,摩肩接踵,耳邊的喧嘩聲不絕於耳。
之後村長的長子喝高了,被大家起鬨著要唱歌,他倒也不害臊,站在前頭就著破銅爛鐵的嗓子咿咿呀呀的叫,把大家逗得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