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被人揭發,說是已經被朝廷除去了戶制。
這一訊息很快就像風一樣地吹向了四面八方。
但是,向反地,不是引來了眾多人的追問其因,也沒有誰去把楊歡當成了一個真正的異人,或者是一個叛國賊來對待。而是紛紛對楊歡感到憤憤不平。為此,大家開始奔走相告,開始評擊朝廷的政治和黑暗。
然而,還是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有小部分軍隊在惡人的唆使和銀錢的誘惑下,一起扭成繩鞭使他離開大明的這片土地。
一天,有一位軍官從身上摸出來一張黃紙要對在場的所有人宣讀聖旨。
紙上字跡是硃筆成色,蓋著大印。
“楊歡聽旨!”
那人站在高高的案臺上,瞅了一眼跪在下方的楊歡。
“大明皇帝令:判犯楊歡盜走國圖至止未歸。在竄四方之同時,耗無數國家錢糧,損無數國家兵將。因數度逮捕無果,因數度調教無望。今昨斟酌,精無不精之中盡是墨染。行同妖人,身同鬼怪,非我大明之純民也。著,即日除去籍,永不進疆。欽此!”
宣完後那位軍官又對楊歡獨道,這一份聖旨本是顧進忠當面來宣,只因其情面才委託自己。若果楊歡非得逗留在大明,顧將軍全家皆會遭殃!
楊歡跟顧進忠以前沒有什麼私交,只因他在少林時才道出了身份。從那時才明白,顧進忠雖受了朝廷之令抓捕楊歡,卻在抓捕之時暗中保護自己。
楊歡不想走,誰不愛出生自己,養育自己的那一片土地呢?那柔軟的泥土裡的芬芳令人融化其中,如同父母軀體一樣的溫暖和安全。
自己雖然被定為重犯,可一路從土地上走過,那一張張同樣膚色的臉,同樣可愛的笑,同一種語言的問候和交談。而這些,是一個人從生至死的中華魂!
離開了國家,離開了土地,去了異國後,自己將什麼都不是。不溶於其中,異人懶得搭理你,因為從你的身上沒有共同的國音。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孤單!
他心裡非常清楚,雖然宣了聖旨,但這不是大明所望,也不是人們所望。這僅僅只是一個人的操縱,是一個奸人在玩弄權術。
可是,目前為了顧進忠全家性命又不得不走。
“楊歡會回來的,這是一片生我養我的土地!”
下了決心後楊歡自行解除兵權,在臨別之際給袁崇煥去了一封書信。
信上寫到:
謝將軍昔日照顧,並任一軍職了歡除寇之願!
歡,現被大明除去戶制,只得辭去兵權暫離國土。我處已成囤兵之局,海面四方攏共千人。掌管之局承望速任,就地之軍不敢海選。
今月十八,歡已離去,初頭之城願是盛京。溶於其中,不忘國土,三年五載,四面八方,歸來之時,仍是國音。
望將軍保重,歡去矣!
翌日清晨,楊歡、皇太極、齊齊格兒、惠月、鄭男筠、了塵一共六人開始離開大明的土地。
幾位女子生死同依,拔劍揚眉,要就地自刎,楊歡無奈只得一一著依。
無數軍民是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望著他們漸行漸遠,慢慢消失不見才抹淚而歸。
楊歡一走,未等來新人管局,軍營中便開始大亂起來。幾股勢力為爭奪職位開始互鬥,待新任來掌局時這地兒已經被毀成了一片廢墟。
囚龍知道後,暗地派出奸兵惡將潛入潼關寨裡。為解心頭之恨,為報金兵大敗的私仇。僅兩天的時間,潼關寨便被屠殺成了一片空寨。
之後,一把大火化成了灰燼。
京城。
抗金勝利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熹宗的耳裡,為了犒勞前方的將士們,命人大擺酒席宴請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