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心尼姑卻不以為然,愣眉道:“持塵師傅終日不出青城乃一井底之蛙,如此劣物遍處皆是。”
持塵道長不與她論,一捻鬍鬚笑笑不語。身後的兩名弟子聽言後卻把怒氣掛在了臉上。
聽其音聞其名原來他們是從巴蜀而來的青城與峨眉兩大幫派。既然不是朝廷搜兵又何須背對人家不言語呢?
楊歡轉身而立,又把眾人細觀了一遍。那位名喚殘心的半老尼姑領著三位手持長劍的女弟子;那位名喚持塵的中年道長領著兩位身背長劍的青俊道士。此時,他們也用同樣的目光打量著自己。
殘心尼姑在祝家莊見到過,曾記得是一位脾氣古怪,話語尖酸之人;持塵道長很陌生,是一位骨格清秀,面目柔善之人。
殘心一觀楊歡總覺得曾在哪處見過,一番回憶卻老想不起。她楞著眼,手持拂塵,彷彿要把楊歡看透。
持塵把楊歡觀後微微一笑,朗聲道:“貧道以為是何人在此賞景,原來是譽滿江湖的楊少俠!”
殘心此時回過神來,恍然大悟,“難怪總覺眼熟,卻勾不起來在何方見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呵,”殘心把嘴一撇,朝持塵楞眉道:“知你會那精通術,知你識得天下人。既有這般能耐何不去仙殿正坐,空遁於青城作甚?”
持塵聽後並不急於回答殘心尼姑,只是一個勁地把楊歡打量著,同時把站在一旁的那位默默不語的紅袍女子瞄了幾眼。而後才輕言道:“貧道哪裡會如殘心師傅所言的精通要術,實則是因那些張貼四海的海捕廣告。我因多觀了幾眼黃紙上的畫影,故才熟悉於他了。”
聽持塵說後,楊歡道:“多謝先生誇獎,歡何德何能沾‘譽滿’二字。先生心細如髮,又將塵事深鎖於心,真是一位眼明心亮的高人!”
聽見楊歡如此誇讚持塵道長殘心把臉一豎,冷笑道:“我佛家弟子聽不得酸語,免得肌膚生起包來!”說完,領著三名弟子自顧趕路。
持塵微微一笑不去理會,示意楊歡一同上路跟在殘心師徒三人後面。
持塵道長在路上才言出武林盟主夢童秋正領數派數幫去攻打少林。自己同惠空大師素有交情,此去希望能助上一臂之力。一來希望勸解夢童秋放棄滅掉少林的計劃。二者若勸說不成自己也會站在少林一邊。
又說殘心師徒等人是在出川時順道偶遇,關於有何目的那尼姑並未透露。
剛行至二三十里時便舉目望見一個超大的的樓棟依在大道一旁。七八幢外形一致的高樓擠在一起呈圓形落在一片空丘上。兩三隻小犬正奔大道的人影狂吠不止。
犬聲引人出來觀望,是幾位身著青衣腰佩長刀的男子。其中一位身穿白色亮眼袍的老叟在殘心等人臨身時開始說些什麼。
很快,殘心與三位弟子被另外一男子領著而去了。
老叟招呼殘心等人後舉目又來,精瘦的臉上正露出微笑。
到了路口再觀,是一家掛牌為“大通”的客棧。一杆隨風飄擺的大道白旗上手書一個超大的,招眼的黑色“通”字。
楊歡等人被老叟領進了客棧,正飲茶片刻時又從路口冒出許多人馬來。一位鶴髮童顏的老道領著六位身著灰袍,身背長劍的弟子。
被老叟領進店來再一觀,是武當的邱臨風。
他們剛落座路口又冒出來了嘈雜聲,進門再觀,來的是在祝家莊見識過的廬山派的彩虹兒和雙山派的令狐梅,以及數名手持長劍的少女。
……
一直朝後,岷山派、大刀派、永樂派……等等各幫各派匯聚於此。而後得知,均是奔少林而去。
今兒生意很好,身著白袍的老叟正領著夥計們招呼著。上茶倒水,殷情侍候!一番好客之禮後客氣道:“各位英雄光臨本店真令鄙店蓬蓽生輝!老朽乃本店店家,已令後廚準備了好菜好酒,各位盡興後可往上等客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