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盼一聽意示周不疑說來,周不疑道:“莫譽。”
一聽這名字,曹盼想了想並無印象道:“朕從未聽說過此人。”
“這是此次考入太學的學員之一,臣幾次去過太學,發覺此人對法家之事如屬家珍,行文字裡之間亦透著正法典之意。”周不疑說著繼續道:“另還有兩個人,陛下或者可以去看一看。”
曹盼道:“他們此次要參加科考嗎?”
“臣看了太學中的名單,太學之學子皆已報名。”皆已,這樣的局面,恰恰就是曹盼想要的,曹盼點頭道:“如此甚好。科考在即,你這個主考官多費心了。”
周不疑作一揖而應,胡本已經回來了,引著一個青年走了進來,一入而作一揖,“草,草民,鄧,鄧艾,拜,拜,見,陛,陛下。”
曹盼抬手道:“免禮。說話不便,朕允你以筆代答。”
並無半分嫌棄之意,聽得青年鄧艾心下大喜,忙道:“謝,謝,陛下!”
“與鄧郎君取紙筆墨硯來。”曹盼一吩咐,靜姝立刻端著東西上前去。鄧艾再拜謝之,曹盼問道:“江東之地,以鄱陽湖為界,今與蜀漢兩分,江東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然臨長江之水,有利有弊。你這一份《濟河論》朕瞧著不錯,但是還差了點。”
曹盼說到差了點,墨問與墨瑤都看向曹盼,雖然早些年曹盼也攻過水利之事,然江東之事,地勢江流,樣樣都不是曹盼所熟悉的,曹盼覺得差了什麼?
“朕以為,興修水利,要於災裡衛民保田,不僅僅是水災,連旱災也一樣。”曹盼這般地說,夏侯惇一下子就明白了,“陛下要是興建水壩。”
曹盼點頭道:“正是。”
那頭的鄧艾已經眼冒精光地看向曹盼,在紙上揮筆如灑,曹盼幹脆地走了下去,看著鄧艾都寫了什麼,一看而笑了,“不錯,修一個水壩,水漲時既可收長江之水,旱時又能將長江之水供於長江河流之水田。”
鄧艾一個勁地點頭,曹盼將鄧艾寫的字條遞給了夏侯惇看,興修水利之事,夏侯惇是老行家了,看完了鄧艾寫的內容,指出了幾個問題,鄧艾又一一的寫下回答。
期間曹盼也同樣提了些問題,鄧艾的回答讓曹修與夏侯惇都甚是滿意,故曹盼道:“若此事交由你去辦,你能辦好?”
完全懵住的鄧艾半響沒反應過來,還是夏侯惇道:“怎麼,不敢?”
被激了一記的鄧艾挺直了背道:“鄧,鄧艾,萬,萬,死,不辭。”
“墨尚書,即日起,鄧艾入你工部,盡快將興修長江水壩之事落實了,趕在入冬前開工,用最快的速度辦好此事。”既然人得用,曹盼立刻一表示要用。
墨問剛要應下此事,沒想到鄧艾卻作一揖,“陛,陛下,且,且慢。”
夏侯惇聽著他說話甚是費力,連忙地道:“你有什麼要說的直接寫出來,我看你寫得比你說的還快。”
一番打趣,但無惡意,鄧艾作一揖,趕緊的要把自己的意思表明出來,靜姝在一旁將紙條給曹盼遞了上去。
“你要參加科考,真真經經的出仕?”曹盼瞧著並沒有責怪之意,鄧艾點頭,讓曹盼繼續看下去。
“草民因口吃而被人所棄,縱滿腹經綸亦不受重任,今陛下開科考而選才,草民願以身作側,讓天下人都看到,陛下用人唯才,以科考而選才,天下有才者,投報無門者,從此,都不必再受世族之輕慢,懷才不遇而終。”曹盼將鄧艾在上面寫的內容讀了出來,鄧艾與曹盼點了點頭。
因口吃這個缺陷,鄧艾不知受了多少白眼,此一生,他以為自己是不可能再出頭了,然而他從不放棄,從前沒有,如今更沒有。
沒想到,終於讓他等到了這一天,因墨瑤而起,卻不只因墨瑤,曹盼開科舉而考,不以出身而取才,凡有能者皆可參加,只要透過了科考,魚躍龍門,他們也可以站在朝堂之上,為自己,為天下人,做他們想做的事。
曹盼勾起一抹笑容道:“朕許了。不過,興修長江水壩之事刻不容緩,科考要參加,這份方案你也要拿出來。”
“是!”這一個是字,鄧艾應得分外的利落。
“科考,大魏朝舉國而興之科考,將由此開始。朕,願天下有才之人,皆能一展才華,不負一腔才志。”這是曹盼懷著的最大的希望,科考,不僅是郎君,當然還有女郎……
一些人沒有人注意到,但是考試的日子漸近,總會發現的。
作者有話要說: 小包子終於是出來了!
如果,作者渣說,這個月依然完結不了,會不會被打死?
總覺得作者渣坑自己……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