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盼,等我跟阿兄給我父汗報了仇,我能不能來找你?我想跟你學些真本事,我想跟你一樣。”父親被殺于丹陽的沖擊甚大,丹陽看著曹盼,她想要成為像曹盼一樣的人。
丹陽的想法是與曹盼不謀而合,曹盼點頭道:“好!”
得了曹盼的答應,丹陽顯得很高興,辛冉拿著曹盼給的書信,“等我再來,必還尚書令的大恩。”
辛冉與丹陽與曹盼告別,他們等得太久了,若不是這大魏連連告急,曹盼又病重休養,他們早就已經來找曹盼了。
比起曹操來,辛冉本能的就覺得曹盼會更願意幫助他們。細想北方各郡皆是曹盼在掌,由她出兵相助會比曹操更容易。
結果總是沒有讓辛冉失望,曹盼果真借了他兵馬。
“阿兄!”出了門,辛冉回過頭看向曹盼的府邸,丹陽喚了一聲。
“丹陽,漢人總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我們要一輩子記得尚書令的大恩大德。”辛冉這般教導了妹妹,丹陽點頭道:“好!”
曹盼答應借兵辛冉的訊息隨著辛冉兄妹快馬加鞭地離開鄴城,只派了長輩入宮與曹操告辭為曹操所知。
曹操對此不置可否,既然他已經決定了把事情交給曹盼去辦,他既是信任曹盼的能力,也覺得曹盼不需要他在一旁指手劃腳。
隨後,曹盼只帶上了墨瑤即南下,第一站到的是襄陽,見到了襄陽的太郡呂常。
雖然襄陽曾被關羽攻下了,但攻下的襄陽卻是一個空城,呂常已經先一步地將城清空,關羽進了襄陽看到的卻是一個沒有任何人的城池。
隨後孫權出兵,樊城之困得解,關羽也迅速從襄陽撤兵,呂常又帶著官民回了襄陽。
收到曹操下令曹盼趕赴前線,各州郡軍政大事皆由曹盼掌管,作為第一站的呂常當然是親率郡中的官吏前來迎接。
曹盼一行簡陋,策馬駛行,落於襄陽城前,見到風骨極佳的呂常,曹盼立刻翻身下馬,見過呂常。
“呂太守。”曹盼作一揖,呂常也連忙還一揖,“尚書令。”
“襄陽百姓無憂,將士安然,多得呂太守。”一句話就肯定了呂常的能力,呂常再作一揖道:“下官盡為官之本份罷了,當不得尚書令如此誇獎。”
曹盼道:“能讓舉城百姓隨太守離城,這般本事,盼自問不能,故呂太守如此深得民心,盼引以為榜樣。”
呂常聽著曹盼的推崇,不禁拿眼看向了曹盼,曹盼之名,天下人無所不知,呂常雖然與曹盼不過初見,但曹盼的上庸郡,漢中,甚至是她所執掌之州郡,自那而來的百姓,是把那片道成了樂土。還有今歲推廣的一季兩收的稻種,那是貨真假實的,終於是讓天下百姓可以吃上一頓飽飯了。
“眼下前線如何?”曹盼並不打算繼續與呂常奉承,她已經兩天沒有收到前線的訊息了,怕是與傳信的人岔開了,故曹盼問起呂常來。
“劉備陳軍於貴陽未動,孫權亦然。”戰事並沒有新的變化,三方對峙,卻沒有任何一方擅動。
因為誰都不確定一動會不會受到兩方的夾擊。
曹盼道:“不動,也就是說他們都在等機會。”
勾起一抹笑容,曹盼與呂常作一揖,“呂太守,襄陽有你,我便不久留了,這便往武陵郡。”
停下了,曹盼卻無落腳之意,呂常一頓道:“武陵郡眼下與孫權臨近,尚書令此時趕赴武陵,是否不妥?”
“正是因為臨近孫權,旁邊還有一個劉備不定在打什麼主意,所以我才要去。”曹盼說著已經翻身上馬,與呂常作一揖道:“呂太守,襄陽還得拜託你。後方安定,前線才能安穩。”
如此鄭重所託,呂常深以為然,與曹盼還以一揖,“尚書令放心。”
如此,曹盼帶人穿過襄陽,直奔武陵郡去,在呂常身側的人道:“這位尚書令真不像個女郎。”
“若只是一個單純的女郎,又怎麼敢在這個時候直奔前線。”呂常與曹盼一打照面倒是對曹盼很是有好感。
於危難之際,曹盼不退反進,這樣的人,難怪能讓百姓如此推崇。
過了襄陽,曹盼再次快馬加鞭的趕往武陵郡去,這回是秦無親自來接,不覺他們也許久不見了,秦無看到曹盼時是真高興,“娘子。”
親自的上前去給曹盼牽馬,曹盼也同樣高興,“阿無。”
秦無道:“我就知道娘子一定會來的。”
那般篤定的語氣引得曹盼笑出聲,“那是自然,這可是一個好機會。”
“娘子以為的好機會,在別人要看來那是危機四伏,一個不慎是要萬劫不覆的。”秦無見曹盼下了馬,立於曹盼之側地說。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是福是禍沒到最後一刻豈能輕下斷論。就如同這一回,要不是有這種種的危機,我們能拿下南郡,能得武陵?阿無這一戰打得著實是好。”曹盼是真高興秦無打的這一仗,時間拿得準,又以絕對的強勢而攻城,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