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鸝被她的話套了進去,思索一番,好像確實沒說過。她默默走去衣櫥旁,從衣櫥中挑出那件月華裙,又替蘇禧重新梳了個雙螺髻,髻上纏著細細的攢絲珍珠金鏈子,鏈子有些長,剩下的一截垂在兩邊,底端分別綴著兩個毛茸茸的鵝毛球,這般打扮襯得蘇禧那張玉雪可愛的圓臉蛋更天真爛漫。
聽鸝瞧著蘇禧的打扮,眼睛一亮,稱贊道:“姑娘這條裙子挑得真好,比剛才那般搭配好看多了。”
蘇禧站在鏡子前看了看,挺滿意的,笑道:“走吧,我們去上房看望老祖宗。”
譚氏住在春暉堂,蘇禧到那時,二房和三房的人已經到齊了。
二夫人郭氏和三夫人鬱氏坐在譚氏下方,兩位姑娘蘇淩蓉和蘇淩芸站在一旁,瞧見蘇禧進來,紛紛側目。
蘇淩蓉是郭氏所出,今年十三;蘇淩芸是蘇揚的妾室張氏所出,今年十二,兩人分別排行第五、第六,三房則沒有女兒。
既然如此,蘇禧為何排行第九?
這便要從以前說起了,蘇府早些年只有一家,蘇老太爺有個弟弟名叫蘇清河,他官位升至從一品的兩廣總督後,便跟蘇老太爺分了家,在將軍府對面的楊柳衚衕另外建了府邸。
兄弟倆雖分了家,但關系依舊很好,兩家來往密切,將軍府和總督府的孫子人數眾多,便各按各的排序,孫女則是兩家的姑娘一起排序。將軍府統共才三個姑娘,蘇禧之所以排第九,是因為總督府上頭還有六位姑娘。
蘇家的姑娘起名都從淩從草,唯有蘇禧特別些,是按照蘇家的男兒輩起名的,因為殷氏懷孕那年,蘇老太爺領兵出征,九死一生,最後終於得勝而歸,他剛到家,蘇禧便迫不及待地從殷氏的肚子裡鑽出來,蘇老太爺便說蘇禧是他的小福星,又因蘇禧是最小的,難免多一份疼愛,是以起名字的時候便跟著幾個哥哥起了個“禧”字。
蘇禧走到譚氏跟前,脆脆甜甜地叫道:“祖母。”
譚氏拉著她坐到軟墊上,兩眼直勾勾地瞧著她,心疼地道:“怎麼幾日不見就彷彿瘦了一圈?可是下人伺候得不盡心,慢待你了?”
倒也沒有譚氏說得那麼誇張,不過短短幾日,哪能瘦得這般快。不過如今蘇禧最愛聽這樣的話,她捧著臉,一雙水眸亮晶晶的,滿臉驚喜地瞅著譚氏,“真的瘦了麼?祖母再瞧瞧,哪兒瘦了?”
譚氏被她這模樣弄得忍俊不禁,但還是不忘說教,“瘦了有什麼好的,依我說還是胖點兒好看,小姑娘家家有肉才有福氣,我瞧著你如今這樣就極好。”
蘇禧嘟嘴,心想那是因為你們都喜歡我,所以我怎麼樣都是好的。上輩子自己就是聽信了這些話,最後才放縱自己胖得沒邊兒,這輩子她可不能再信了。她挽著譚氏的胳膊,一邊做出乖順的模樣,一邊又對譚氏的話左耳進,右耳出。
譚氏又說起另一件事,“聽說你娘給你找了個教儀嬤嬤?”
蘇禧點了點頭。其實這事是她先提的,她這輩子若是不想被傅儀踩在腳底下,光節食還不行,更要塑造儀態。
她只跟殷氏提了提,沒幾天殷氏便找來了宮裡的舊人葉嬤嬤。這位葉嬤嬤不僅資質深,為人更是嚴厲,蘇禧性子懶惰,配這樣的人剛好,連偷懶的機會都沒有。
蘇禧道:“葉嬤嬤每天早晚都會訓練我半個時辰,還教了我許多塑身的法子。”
譚氏“哦”一聲,疑惑道:“早晚半個時辰?我記得你這丫頭最懶,能做到嗎?”
“祖母。”蘇禧打斷她的話,往她懷裡一鑽,蹭了蹭道:“我才不懶。”
蘇禧三歲時跟著蘇振回過一趟江南老家,在江南待了整整一年便學會了江南那邊的吳儂軟語,綿軟動聽,尤其是她想撒嬌的時候,拖著軟軟糯糯的腔調,那聲音彷彿浸了蜂蜜一般,聽得譚氏心都軟了,便是一旁的蘇淩蓉和蘇淩芸同為女子,此時也不得不承認這聲音委實好聽。
蘇淩蓉冷眼瞧著蘇禧,見她今日穿得跟平時有些不同,桃紅色鳳穿牡丹夾襖下一條月白色的月華裙,方才她進來時,襴裙擺動,裙幅輕搖,彷彿流轉的月華,這般素淨的顏色搭配桃紅色的夾襖,一豔一素,意外地好看。
蘇淩蓉自然認得出那是繡春居的裙子,繡春居的衣裳一個款式只做一件,沒有重複的,外面即便想買也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