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城外的一處峭壁上,一大批唐軍正噤聲埋伏著,潛伏在山石後紋絲不動,等著敵人上鉤。
春夏之交,蚊蟲開始遊蕩了起來,將眾人咬的全身發癢,但他們仍舊咬牙挺著,彷彿無感一般。
噠噠噠……
馬蹄聲由遠及近的傳了過來,讓埋伏著的將士精神大振,連忙探出了頭,想看看是不是敵人上了套,然而,等到那馬蹄聲停下後,入眼的還是那熟悉的太陽旗,他們不由得洩了氣,看著一旁臉色莫測的裴小將軍,終是妥協了。
面對這敵人總不上當的緣故,眾將領只能按著裴延秀之前的法子,同意由本人親自上陣,將敵人引誘至這峽谷,再一句殲滅,但此種風險頗大,若是敵人臨死反撲,結果會相當兇險……
但多次讓假“裴延秀”去誘敵,已經證明是無用之舉,經過回來的將士口述,那些個吐蕃人好像認得他們小將軍的模樣,見那假的過來,可以說是無動於衷的,無論在城外如何叫罵,他們就是不出來,忍耐力簡直叫一個可怕。
於是,誘敵計劃只能另尋他法,當夜,軍中便若有若無的洩露出唐軍的聲東擊西之策,以攻城為掩飾,實際上唐軍主帥要帶兵夜襲吐蕃在羌蘭河上游的糧倉,準備斷其糧路。
這個訊息一經傳出,凌晨時分,潛在暗處的將士邊發現有個鬼祟的小兵連夜跑出了營寨,策馬向吐蕃人駐紮的營寨方向去……
暗處的將士交換了下眼色,滿意的點了點頭,便連忙回去稟報了。
……
元初元年五月二十一,唐軍照例進攻吐蕃石堡城,石堡城是大唐和吐蕃如今正在爭奪的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地,屬洮州,通往松疊的古大道旁 ,東距卓尼四十餘里 ,北離臨潭縣城二十公里。 洮州地區自古以來“西控諸蕃 ,東屏兩郡,南俯松疊 ,北蔽河湟 ,西南之要害也。
洮陽奠磐石之安 ,秦隴保金湯之固“,是唐王朝西北、西南邊境的屏障 ,猶如河湟門戶 ,而石堡城又是其咽喉之所在 ,擁有“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的優越地勢。 因此 ,該城時復時失 ,成為唐蕃爭奪的重要軍事目標之一。
而吐蕃人也意識到了這座城池的重要性,長久以來都是吐蕃大相祿東讚的兒子論欽陵擔任守城將領,此人是個赫赫有名的將領,也正是他的存在,當初的大唐才會退而求和,將公主送去和親。
而今,大唐面對著這個勁敵,也是相當苦惱,於是只能師出詭道,詐他出來,再進行圍剿。
吐蕃人收到情報後,大將論欽陵直接帶精兵十萬,想要生擒唐軍的主帥,讓大唐再次俯首,開通互市,將和親公主與金銀布帛等好處送來,再次揚他們吐蕃的國威。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唐軍的主力,正悄悄集中於石堡城外,趁著夜色的掩護要給敵人致命一擊。
羌蘭河上游糧倉,裴延秀帶著二萬將士佯裝不敵吐蕃,假意倉促的退兵而走,朝著預先商量好的山崖處行去,夜色中,一身甲冑的少年面目冷峻,眼神明亮的如同此夜的星辰,其中全是全力以赴的堅毅,他策馬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窮追不捨的吐蕃軍,唇邊扯出一絲極淡的冷笑,有些邪氣,又有些張揚,最後皆隱匿於黑暗中……
狹長的甬道中,兩面山崖如刀削斧鑿一般,全然斷絕了人的攀爬,在夜色中閃著森冷的寒光,將一切洶湧的暗流都遮掩了起來,包括上方那潛藏良久的唐軍將士們,他們嚴陣以待,將呼吸都放到最輕,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一戰的重要性是無與倫比的,不成功便成仁,他們必須全力以赴!
眼看著唐軍進了那峽谷中,吐蕃主帥的心頭有些不妙,躊躇了片刻,便咬著牙追了上去,生擒那唐軍主將的誘惑力太大,他無論如何也要嘗試一番,唐人不是有句話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嗎?今夜他便要富貴險中求!
峽谷內漆黑不見五指,論欽陵憑著火把及出色的眼力在峽谷中馳騁著,帶著吐蕃將士緩緩湧入其中,在探子回稟前方無伏兵後徹底打消了疑慮,繼續追擊著唐軍的殘部……
忽然,就在他的部隊剛進入一半時,身後崖壁上傳來如打雷一般轟隆隆的巨響,震得他們耳朵在那一瞬間失了聽覺,吐蕃將士如同驚弓之鳥一般亂了陣型,開始潰散了起來……
藉著火光,最後面的小兵最後看見的景象便是崖壁上如洪水一般滾落下來的巨石和泥沙,眼前一黑,一陣劇痛襲來,他徹底的失去了意識……
“落石,是落石,有敵襲,有敵襲!”
“莫要驚慌,擺好陣型,立即撤退!”
被將士護在中間的論欽陵眼瞳一縮,抑制住心中的不詳預感,沉著的指揮著。
可入口那處山石落得越來越多,不過數息便把崖口堵住了,吐蕃軍再也不得退出一人,頭頂轟隆隆作響,山石還在不斷落下,那一刻,他們就像案板上魚肉,任人宰割……
“將軍怎麼辦?沒有出路了,我們出不去,石堡城那邊可怎麼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副將一臉驚惶的躲避著山石,一邊問著身後的論欽陵,他心中絕望不已。
“真是小看了唐軍,居然能想著用黑火藥炸山,麻煩了……不過我就不信他們能不給自己留下一條生路?跟緊前面的唐軍,自有出路!”
論欽陵一聲令下,吐蕃軍堪堪維持了鎮定,強迫自己迎著滾落的巨石來前進,沿著唐軍的痕跡,希望能博得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