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習俗一般是要把好事放在上午做的,一般很少放在下午。包括結婚,按照老北京習俗這都得上午結,下午結的都是二婚。
當然了,這是老北京的習俗,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都不在乎這個了,再加上外來人口來的多,慢慢的這種老習俗也就不多見了。
不過對這幫幹傳統行當的人來說,這種老習俗他們還是在乎的,再說也是圖個吉利。
包括舞臺走向,不能是正東正西走向,這是白虎向,大兇,必出事,這都是老講究了,說是封建迷信也未嘗不可,但是他們也都還在乎這個,也算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所以何向東接的演出舞臺肯定要南北走向才行。
還有以前新園子要開張的時候,在前一晚都會有破臺的儀式,所有園子都是如此,包括戲班子、相聲園子都一樣。
頭天晚上,夜裡十二點,也不用全堂樂隊都到齊了,有打鼓的或者有兩三個下手活兒的就可以了。
然後再找幾個唱武生來,扮上靈官、天兵天將什麼的,然後再找出一個演員扮成吊死鬼。
一切準備就緒了,鼓師一打鼓,天兵天將就拿著家夥開始追殺吊死鬼。吊死鬼要在前臺後臺,樓上樓下,包括觀眾席都要跑一個遍才行。
意思也很明顯,這就是要用這種形式來驅趕和震懾園子裡面的髒東西,好讓園子開張之後他們不來搗亂。
吊死鬼把園子裡面跑遍了之後,等跑到後門的時候,把門開啟,把這吊死鬼往門外一推,再把門一關。
然後弄一隻白顏色的大公雞,把雞頭擰下來,拎著雞從上到下把園子裡面用雞血撒一遍,從此園子裡面大吉大利。
這叫破臺。
當然了,忙活破臺的這幾個演員,園子老闆是要給人紅包的,不能讓人白忙活一場。
尤其是扮演吊死鬼的這個演員,這得額外多給一份紅包,因為沒人願意幹這個,嫌這個晦氣。
有時候藝人是因為沒法子了,才接的這個活兒。包括馬三立先生,他在晚年時候的回憶錄裡寫過,他就說他在年輕時候幹過破臺吊死鬼這活兒,那時候急需錢吶,不然也不幹這個了。
他說他剛被人推出後門,就剛剛出去的一剎那,他就感覺一股子寒風吹在了自己身上,明明穿的很厚實的他,都忍不住打起了寒顫。
回到家之後,高燒不退,大病一場。
或許在醫學上能給出合理解釋,但是這種事情包括這種傳說都有很多,所以是沒人願意應這種差事的。
至於在當代,這種老封建也是沒人搞了,新園子就新園子唄,裝修的還更好呢,畢竟是已經經歷過掃除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了。
聽書軒其實也不是個新園子,大柵欄這邊有很多老園子,包括向文社的分社,德慶樓,這就是一家老園子,還有就在對面的三慶園,兩家臉對臉的。
三慶園是以前三慶班的演出地點,這可有年頭,三慶班是四大徽班之一,當年乾隆爺過壽,四大徽班進京賀壽,這就待在了北京演出了,不走了,後來也由此産生了京劇這個劇種。
所以三慶園可以說是京劇的祖地了。
只是現在京劇行業比相聲更不景氣,更沒人聽,一個九流小明星都比一個京劇大腕的知名度要高了。
想當年京劇那可是真正的主流藝術啊,在舊社會時期,藝界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北京學藝、天津成名、上海掙錢。
最掙錢的地方是上海,那年間上海有個電影女明星叫胡蝶,這是國內一線女明星,也是掙得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