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裡面有墊話兒和正活兒之分,行內也有藝諺,墊話是金子,正活是銀子。
這說明瞭墊話兒的重要性,墊話是為了摸清楚觀眾的喜好,也是為了調動起觀眾的情緒,等觀眾都興奮起來了,也認可你這個演員了,喜歡聽你說話了,你也摸清楚人家的喜好了,這時候就可以入活兒了。
所以相聲是用來的說的,不是用來背的,相聲從來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準詞兒,就算是同一段相聲,每一次說的內容也是會有差別的,這是一定要根據現場觀眾的反應來進行改動的,這叫看菜吃飯。
何向東和張文海說了半天的墊話兒了,講的都是相聲的歷史,現在終於要入正活兒了,他的這段正活兒才是這段相聲的靈魂。
或許連何向東自己都沒想到他今天這樣一段有感而發的相聲竟讓他青史留名,以後論及相聲史,他這段相聲竟然是繞不過去的存在,當然更繞不過去的是他這個人,以及那個認真說相聲的社團。
正活兒開始。
歷代相聲藝人遭受的不同打壓,這話出來,觀眾眼睛瞪大了,他們誰都沒聽過這個。
但是藝界同行們,尤其是相聲界的人士,他們的腦海裡面卻浮現出了很多畫面,其實被打壓的又豈是相聲一門,所有傳統藝術都遭災遇難過,往事辛酸,提起來就是一把眼淚。
張文海捧著說了一句:“您給說說,這都有什麼打壓?”
何向東朗聲而道:“首先,清朝末年,肅親王禁相聲。”
張文海道:“哦?這是怎麼回事呢?”
何向東跟觀眾解釋道:“就是大清朝光緒年間有一個王爺叫肅親王,這人呢,有次去護國寺玩的時候聽見有人在說相聲,他還挺愛聽,還穿著個便裝,大家夥兒也不認識他,那就一起聽唄。還別說他還聽的挺開心的,都快樂的不行了。”
“本來呀,這也是件好事,聽相聲嘛,一說一樂也就過去了。可是肅親王聽相聲的時候,被他一個路過的同僚看見了,還給他大肆嘲諷了一番,說你怎麼聽相聲呢,你堂堂一個王爺怎麼可以聽這麼骯髒的東西呢。”
張文海立馬就不樂意了,攔著道:“哎,相聲怎麼就骯髒了?”
何向東反駁道:“不說那時候了,就剛前不久不是還有人在報紙上說我們的相聲很骯髒嘛。”
“噫……”觀眾起鬨聲起來了。
張文海擺擺手道:“好嘛,這封建殘餘還沒消呢。”
觀眾們更是樂的厲害,張先生這嘴可厲害,可不會饒人。
何向東也是仰頭一笑:“這肅親王被同僚好一陣奚落之後,他就對說相聲的懷恨在心了,那時候肅親王是擔任的是九門提督,是管京城市政的。有一次巡街的時候,他又瞧見說相聲的了,當時就發怒了,說不讓說了,還說相聲的說的都不是人話。”
“我們一相聲前輩叫魏昆治,當時人就不樂意了,隨口嘀咕了一句,相聲怎麼就不是人話了。這句話就可讓讓肅親王這孫子逮著理了,把魏昆治帶到王府關了三天,還捱了好幾頓打,另外明紙下令北京城禁止說相聲了,大批相聲藝人沒了活計了,四下逃亡,顛沛流離。此為一難。”
這一番兒,何向東沒用什麼包袱,觀眾心頭也沉沉的,當權者一句話就讓那麼多相聲藝人沒了活路,多可悲啊,老百姓也就是聽段相聲樂呵一下而已,礙著誰了。再聯想現在,向文社又被那麼多人圍攻,觀眾心中更生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