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東終究還是和方文岐踏上了行程,走的那天所有人都到車站去送他們了,唯獨周青青沒有來,一直到開車了,何向東也沒有等到她的身影,最後也只是露出一絲落寞又放鬆的笑意罷了。
90年代是全國大搞建設的年代,城鎮的老建築都被推到了,換了高樓大廈,現代化都市這個怪物逐漸蠶食著舊有的記憶和文化,使得所有城市都變成千城一面,毫無特色。
就連何向東最初待的那個天津郊縣也是如此,他們爺倆時隔十幾年再一次踏上這片土地,卻茫然到不知何處下腳,一切都是這麼陌生。
原先地上的黃泥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黑乎乎的柏油路,那些低矮雜亂的住房也都被推到了,換上了整齊雄壯的樓房。
何向東和方文岐曾經住過的那個農家小院也被不見了,一條大路從那裡開過,何向東和師父相視苦笑,看來曾經的回憶是隻能在心裡懷唸了。
郊縣是他們的第一站,何向東最重要的想法還是想見一見當年的小胖子,畢竟有十一年沒見了,也不知道他過的怎麼樣。只可惜,打聽了之後才知道石老三一家在老太太去世之後,就搬到天津去了,都好幾年了,再之後就不知道了。
何向東有些失望,來到郊縣卻一個故人都沒有遇到,他也沒有再繼續深入打聽石老三一家的下落了,遇的到的是緣分,遇不到也是緣分,隨緣吧。
郊縣跑的一趟很不成功,當天下午,他們爺倆也沒休息,就直接坐車到天津城裡面去了,這對師徒都迫切想去連城俱樂部看看,看看那些老兄弟還好嗎,看看相聲還好嗎?
傍晚到了,這爺倆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找,就一頭撲向了連城俱樂部,到那裡卻發現是一個大酒店,十層樓,很豪華。
爺倆都有些失魂落魄。
方文岐喃喃道:“連城也不在了嗎?”
何向東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們這十幾年裡面最輝煌的過去無疑是在連城俱樂部裡面,那一晚一晚的加座,100來人的小劇場,足足坐滿了三百來人,過道上都是人,密的讓人上廁所都出不去,那種輝煌的場景現在想想還是令人心向神往。
這些年相聲越來越不景氣,何向東知道連城俱樂部是師父心中最後一個牽掛的地方,這次回來主要也是想看看這個地方的相聲還好嗎,如果連這個地方也倒了,他是真怕師父撐不住。
何向東也只能寬慰道:“也許只是搬了地方吧。”
方文岐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邁步走到酒店門口,這門口就站著一個酒店的門童,他問道:“小夥子,我問一下,這裡以前是一個曲藝俱相聲的,他們搬走了嗎?”
那門童稍加思索,反問道:“您是說連城曲藝俱樂部?”
“對對對。”方文岐急忙說道。
門童道:“這個我知道,裡面有說相聲的,我還來聽過呢,裡面有個老頭叫楊三的,經常說單口的。”
方文岐和何向東不由得喜上眉梢,終於聽到了舊人的名字了。
“後來呢?”方文岐又抓緊問了一句。
門童繼續回答:“大概也就差不多在五年前吧,這俱樂部就關張了,再後來我們老闆就買下來這塊地了,然後就蓋了酒店了。”
方文岐有些激動地問道:“關張了?為什麼會關張啊?裡面的那些人呢,楊三呢,白鳳山呢,還有林正軍呢,這些人呢?”
門童搖搖頭,說道:“我也不清楚,我又不認識他們。”
……
方文岐有些失魂落魄地走了出來,何向東也是默默嘆了一口氣陪在師父身邊,他說道:“我們離開這麼多年很多情況也不清楚,我們還是趕緊找找楊三叔,還有林叔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