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夫人,僕、僕也同意兩位尚書大人的意見,還是要選出一位將軍來統領洛陽全軍才行,這樣有利於凝聚人心士氣。”李勝猶豫的開口道,顯然他也想為自己謀取一些利益。
那李勝約莫三十餘歲,生得面白唇朱,眉目疏朗,一副世家子弟的倨傲氣象。他頭戴漆紗籠冠,身著絳色曲裾深衣,腰間玉帶懸著香囊玉佩,行走時廣袖生風,顯是慣受優渥的貴胄做派。
偏是一雙三角眼常微微上挑,眸光流轉間透著幾分機敏算計,說話時喉結急動,嗓音又尖又快,像極了那些好論玄虛、以清談邀名的洛陽浮華少年。
蒼白的臉上總掛著三分譏誚,十指修長卻慣於拈算利害,連袍角金線繡的雲紋都透著一股攀附權貴的急切。
偶有笑意,也不過是嘴角一扯,未及眼底便已消散——倒與他投效曹爽後趨炎附勢的名聲暗合。
“那汝等三位覺得誰能當此大任?”柏靈筠玩味的道。
“僕以為眼下危局就唯有丞相的親弟弟武衛將軍曹訓能擔當此任了,諸位以為如何呢?”丁謐思索片刻道。
“僕附議。”鄧颺,李勝急忙附議道,匆忙之間他們二人也沒有什麼更好的人選,
但是為了利益只能暫時與平時看不對眼的丁謐達成短暫的利益聯盟,支援丁謐推出的人選。
“那幾位將軍和傅先生的意見呢?”柏靈筠望向幾人開口道。
“本將只聽丞相的,丞相不在就聽夫人的。”桓範抱拳道。
“丞相對僕有知遇之恩,僕只奉丞相之命。”長史傅葭道。
“那三位曹將軍的意見呢?”柏靈筠笑著道。
“末將只遵丞相之令,丞相不在就聽夫人的。”曹訓三人急忙抱拳道,眼下他們還是看得清大勢的,除非是丞相不在了,
他們當中才有人敢去爭一爭那個位置,現在即便真的有野心也只能暫時隱藏著。
“現在汝等以為如何,妾身能不代丞相發令?”柏靈筠盯著丁、鄧、李三人,手扶劍鞘道。
“僕願奉夫人之令。”三人想都沒想就趕緊抱拳作揖開口道。他們太懂得趨利避害了,現在局勢不利,即便是心有不甘,但他們只能暫時先蟄伏聽令。
“好了,諸位先去忙吧,要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叛亂平息下去,妾身就在這裡等候諸位的好訊息了。”柏靈筠擺手道。
“兩位夫人放心,末將僕定不辱命!”眾人抱拳道,便各自告退,各自下去忙碌。
待眾人退下,她才踉蹌扶住案几,對心腹婢女低聲道:“速去準備鴆酒...若事敗,我絕不受辱。”
“夫人,事情還沒到最壞的那一步,您不必如此………”小竹寬慰道。
“是啊,妹妹,小竹說得對,還沒到那一步……”蒹葭柔聲勸慰道。
“姐姐,我只是提前做個準備,以防萬一,多半是用不到的。”柏靈筠笑著道。“小竹,快去準備吧。”
“諾,奴婢這就去。”小竹屈膝有些不情願。
“姐姐,你知道嗎?自從上次的事情之後,夫君把妾身從司馬老賊身邊解救出來,讓妾身陪在他身邊,夫君對妾身很好,
從小到大還從來沒有像夫君一般對妾身這麼好過,從來沒有,不把妾身當工具,從那時起妾身就發誓要一直陪在夫君身邊…………”柏靈筠柔聲道。
柏靈筠生於漢末動盪之年,本是江東寒門士族之女,幼時家道中落,父兄死於戰亂,唯餘母親攜她流落中原。
其母精於琴藝,曾為洛陽樂坊歌伎,故靈筠自幼習得清商雅樂,更通詩書,言談舉止不似尋常市井女子。
建安末年,曹操廣納天下才女充入銅雀臺,柏靈筠因姿容清麗、才思敏捷被選入宮中。
她本欲藉此謀一安身之所,卻因曹丕稱帝后後宮傾軋,被遣出宮,輾轉成為曹魏權貴府中的幕僚。
因其洞察人心、善謀略,漸為曹丕心腹皇后郭照郭女王)所留意,後被暗中培養為眼線,用以牽制朝中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