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透過娶妻的方式來收養子女,以此滿足自己對親情的嚮往。
等到東漢的時候,宦官的權力越來越大,甚至,可以與朝臣分庭抗禮。
與此同時,他們收養兒女的行為,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群體行為。朝臣們一直視宦官為異類,看到他們這樣行事,自然持反對態度。
宦官養子為後的現象由來已久,早在秦朝時宦官趙高便曾收養義女,
“贅其婿閻樂,閻樂後弒二世”,可見當時宦官已有收養後代的現象,趙高收養義女並且招納女婿入贅,趙高將養女視如親出當做自己的後人。
秦漢時期宦官養子逐漸成為了普遍普遍,東漢漢安帝元初年間,宦官鄭眾收有養子並在其死後繼承爵位,如《後漢書》載,鄭眾於“元初元年卒,養子閎嗣”。
此後宦官養子為嗣的現象已經逐漸得到國家的認可,東漢順帝在陽嘉四年(135年)春二月丙子下令“初聽中官得以養子為後,世襲封爵”,
宦官養子襲爵取得了合法地位,由此看來宦官養子為嗣在此前便早已被國家認可,並且宦官養子在此時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當初曹操的父親曹嵩,便是東漢後期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用事省闥三十餘年,奉事四帝”,被封為費亭侯,曹騰死後,養子嵩繼承爵位。
東漢末年的宦官曹節、朱瑀也都收養養子,曹節、朱瑀死後“皆養子傳國”。
東漢時期宦官收養養子十分普遍,但是並未嚴格遵循“異姓不養”的宗法原則,
東漢桓帝時的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以剷除外戚有功被封為侯,單超死後,徐、具、左、唐“四侯轉橫”,權傾天下,“又養其疏屬,或乞嗣異姓,或買蒼頭為子,並以傳國襲封”。
宦官群體的特殊性使得宦官義子模式下的義父子雙方心態更為複雜和扭曲,宦官對於後代的渴求慾望更為強烈和畸形,
義子所承受的社會和心理負擔更重,其義子關係的結成成本更為高昂,所以要求義子關係結成獲得的利益更大,
故而宦官義子對於政治權力的需求尤其迫切,貪婪地想要攫取更多的政治權力以彌補投奔宦官門下為子所付出的巨大社會心理代價。
雖然他們與一般男性不同,但他們內心仍然會渴望有人喜歡,當然如果在皇宮內混得風生水起,主子會獎賞許多的金銀財寶房屋田產,另外還會賞賜一名婢女作為他的妻子,兩人一起安度晚年,但這也是極個別的例子而已。許多人還都是這宮牆之下的奴隸,因此有許多資歷老的太監會收養乾女兒,這些女孩一般也都是宮裡的宮女。
雖然無法行使男人的權利,但他們也會渴望女人給的溫暖,有些是打著父女的名義,做出一些讓人不齒的事情,當然女人也都知道他們的目的,不過都是各取所需而已,女兒也會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
有時候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還會收一些剛入宮的黃門為義子,當然也不完全都是一些不堪的想法,比如一些年齡大的黃門收養義子義女,在他們剛入宮時多多提攜照顧,等到以後年老之後,希望這些義子義女們會如同兒女一般,照顧他們的老年生活。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