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晉國當時被四家瓜分,原本智氏實力最強,在攻打趙國的時候殺了使臣,於是其他兩家就倒戈到了趙國那邊,聯合起來攻打智氏,導致智氏被滅。
其次就是刺激對方,本來不想滅你,但是一怒之下就會幹出更加瘋狂的事情。
當初公孫淵如此就是為自家滅亡埋下了禍患,若不是如此,他可能還有一個盟友,但他卻選擇了這樣做,與魏國又勾連再一起,一不做二不休將吳國前來冊封的使節給殺了,這是掌權者很忌諱的事情,
除非有一半以上取勝的把握,要不然也沒必要這樣去做,雖然公孫淵沒有這麼大的把握,但他也這樣做了,導致他後來退無可退,如今公孫淵早已被司馬懿滅了,
秦旦、田疆二人若是要再想找人報此血仇,那便只能找幕後黑手曹魏報仇了,
畢竟公孫淵殺了吳國使者,將他們的頭顱砍下來、抹些生石灰,便送往洛陽了,
全琮也明白此事於吳國來說乃是一個莫大的恥辱,對吳軍將士來說也如此,便持劍大聲道:“為當初被暗害的許晏、張彌、賀達等忠義之事報仇!”手也攥得更緊了,很是緊張,但在一眾將士面前還是顯得很是鎮定,
若是這激勵士氣的手段不能發揮出最大功效,不能在今日拿下此城,那登陸遼東拿下的六縣之地、那兩千匹戰匹說不得又要還回去,
他不願意將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想必手下的將士們也不願意,又不能像當初白衣渡江取荊州一般趁敵軍守城主力不在之時一般偷襲得手,那便只能強攻拿下遼東重鎮襄平了,
全琮此話一出,攻打東門的一千多吳軍皆士氣為之一振,將本來有些低迷計程車氣又提了起來,吳軍將士喊著:“為死去的吳軍忠義之士報仇!”,
源源不斷的攀著雲梯向襄平東門城牆衝去,城牆下的護城河早已被吳軍從附近徵來民扶從附近取土給填平了,已是能讓人如履平地,不必過那危險、被染成紅色的護城河了,也填了不少死去民扶的屍體在裡面,
但也顧不了這麼多了,只要將襄平攻下,他們的屍體自然是能重新安葬的,戰爭從來都是這樣的,免不了都有或多或少的傷亡,
雙方鏖戰到申時初刻,魏軍的旗幟雖已殘破,但還是勉強的立在城頭上,
吳軍的攻勢到了此刻愈發的猛烈,剛剛全琮說的為吳國忠義之士報仇為他們打足了士氣,而城牆上的魏軍士氣卻是越發的低,
但是還是在苦苦支撐著,連張貅也親自持劍上城拼殺,他沒有多少戰陣經歷,很快手臂上便捱了一刀,是董方眼尖趕過來支援從那吳軍士卒身後給了一刀,
將那名吳軍士卒的手臂直接砍落,方才就了張貅一命,隨後又朝那名士卒心窩上捅了一刀,讓其徹底倒下,
董方過來扶住張貅道:“太守,您沒事吧?要不末將讓幾個人護送您先回府中歇著,這裡就叫給末將吧。”
張貅勉強道:“不用,還撐得住,好歹本太守當初也是練過一些,六藝都還是會,先扶我到城樓臺階那裡吧,包紮一下,過一會繼續多殺幾個江東鼠輩,就算下一刻死了也算是夠本了。”
《論語·為政》中有云:“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孔子認為君子不能像某種器具一樣,只有一個用途,君子應學識廣博、技能廣泛。
古代對於君子學識和技能的要求,具體來說就是要精通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也就是“君子六藝“。
“君子六藝“最早出自《周禮》:“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