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緒也隨著前鋒大軍出發,領一支偏師出擊,全琮立於岸邊的一座小峰之山目送前鋒軍隊出發,許久之後方才對左右道:“拿酒來,本將要祭祭許晏、賀達、虞諮、萬泰、裴潛幾位將軍的英魂!”
一旁的親衛抱拳道:“諾,僕這就去取。”說罷便快步走了下去,全琮腦海中漸漸憶起當年的一些事,那年他才升任衛將軍、右護軍、徐州牧不久,正是春風得意之意之時,
嘉禾二年233年)三月,孫權派使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虞諮、中郎將萬泰、校尉裴潛等率領一支龐大的艦隊出發前往遼東,對公孫淵進行冊封。
這支艦隊號稱萬人,實際約七八千人。如此龐大規模的遠航,代表了那個時代東亞航海的最高水平,而這次比嘉禾二年的規模還大上幾倍之多,
東吳使團抵達遼東後,出於防範的考慮沒有全體登岸,他們分成兩部分,張彌、許晏、萬泰、裴潛等人帶四百人前往襄平會見公孫淵,賀達、虞諮則率領剩下人則留在船上等待。
其中張彌、許晏負責冊封事宜,萬泰、裴潛則主要辦理另一件大事,即購買馬匹。
公孫淵雖然早有不軌之心,但東吳只來了四百人,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吃掉這支小部隊。
此時張彌等人見公孫淵似乎不是很情願的態度,已經察覺到不對勁了,於是公孫淵立刻動手發兵圍攻,將張彌、許晏、萬泰、裴潛四人殺死。其餘士卒無力反抗,只好乞降,於是被流放到邊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襲殺吳使是秘密進行的,留在船上的賀達和虞諮毫不知情,於是公孫淵決定將他們騙到岸上一網打盡。
為此,公孫淵命韓起率大隊人馬前往沓縣埋伏起來,長史柳遠設宴引誘賀達和虞諮下船,並攜帶大量馬匹等物資,做出互市的樣子。
賀達和虞諮為了保險起見,沒有親自帶主力下船,而是命五六百人前往互市。
公孫淵看東吳使團戒備心太強,將其全部消滅是不可能了,於是再也沒必要遮遮掩掩,埋伏好的大軍一舉殺出。
可憐那五六百士兵,本來是高高興興買馬,結果遭到了滅頂之災,三百多人當場被斬殺,還有二百多人被趕到水中淹死,其餘則逃亡到深山裡不知所終。
這一幕都被留在船上的人看得真真切切,他們慶幸上岸的不是自己,於是立刻返回江東報信去了。
最終這次失敗的冊封拉攏遼東以損失一千多人以及大量財貨而告終。
不過事情卻沒有就此結束,當初被公孫淵流放到邊疆計程車卒中,有六十人被安置在玄菟郡,這些人以秦旦、張群、杜德、黃疆為首,他們不願受辱,決心全力死戰以報國恥。
可是玄菟郡在今天瀋陽市一帶,在襄平約二百里,這裡遠離海岸,想要回家談何容易?
或許這就是他們懷著必死決心的原因吧。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正因為拼死力戰,最終為自己殺出了一條生路。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