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統治者還有“反清復明”勢力的威脅,比如“朱三太子”朱慈煥,他是前明皇帝唯不幸存的兒子,本來以化名在教書,但在1708年,浙江等地多起騷動都假借朱三太子之名而起。
曹寅、李煦在密摺中都及時奏報了重要資訊,做到了防微杜漸,讓康熙倍感安心,但做這些刺探陰私之事很容易遭到清算,
一般情況下,各州縣都有一至二人專門從事偵察間諜活動的胥吏。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而後又有雍正設立“粘杆處”,相比明朝雍容華貴的“錦衣衛”,“粘杆處”這個名字起的有些不倫不類,用今天比較通俗的話來解釋,“粘杆”就是捉蜻蜓,捕飛蟲,湖邊垂釣的意思,
那麼,一個原本應該是捉蟲捕鳥的農業部門,為什麼能演變成清朝最強大的特務組織?
康熙四十八年,愛新覺羅·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已經從貝勒晉升到了親王,
這也意味著他離那個炙手可熱的皇帝大位越來越近,諸多皇子對皇位的競爭也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皇位之爭非常兇險,不是你弄死我,就是弄死你,
胤禛在親王府裡謀劃佈局,正想著如何把自己那幾個來勢洶洶的兄弟們置於死地,
時值夏季,親王府外綠柳成行,大樹繁茂,樹上蟲鳴鳥叫,讓這位一向喜歡安靜的皇子心境越來越亂,
他尋思這也太煩人了,於是命令家丁拿著杆子到樹上捕鳥捕蟬,自己在一旁看著,腦子裡卻生出一個奇特的想法。
這世上的人,朝堂之上的臣子和皇子們,不正如這些飛鳥鳴蟬一樣讓自己聒噪不安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己為什麼不成立一個這樣專門來監視,來刺探情報,剷除異己的組織呢?
於是,他開始四處招募江湖高手,訓練家丁,組成了一支訓練有素,行蹤詭異,只對自己負責的隊伍,這就是“粘杆處”的雛形。
也就是說,粘杆處的成立,多半要感謝那些在夏天叫個不停的蟲子們。
這支特務機構果然沒有辜負胤禛的期望,在胤禛的奪位之路上幫了他不少的忙,他們蒐集其它皇子的不利資訊,調查朝廷群臣的支援率,對外製造輿論,儼然成為了“雍正”競選皇帝的“經理團隊”。
公元一七二二年,康熙病逝,胤禛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為雍正。
榮登大寶的雍正沒有忘記他們的功勞,他將這隻臨時起意的隊伍收編為正規軍,“粘杆處”成了這個組織正式的名字,不僅名字改了,
隊伍編制,人員架構,雍正也開始著手改革,“選八旗大員子弟之獧捷者為執事人”,八旗是滿清帝國的軍隊編制,
八旗子弟就是這幫軍隊傳下來的後裔,說白了,就是從皇帝非常信任的人裡邊,精挑細選聰明能幹的,補充到粘杆處的隊伍裡。
人才有了,那麼失去幫助雍正登上皇位這個作用的粘杆處,接下來要幹嘛呢?
很長一段時間裡,粘杆處其實沒什麼正事兒可做,混的好的,陪皇帝休息娛樂,下棋打牌,混的不好的,陪皇帝出遊,給皇帝提鞋牽馬。
一時風光無兩的特務機構變成了和太監部門一樣的職能,粘杆處的大家夥兒不樂意,我是當特務的,不是當老媽子的。
雍正也覺得可惜,於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專制統治,他打算給粘杆處賦予新的使命………………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