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中原地區呢?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即使到了冬季,也可用秋季收穫的糧食來過冬,而且冬季氣溫沒有北方寒冷。
在經濟方面,中原地區比較繁華,各類物資富足,比如鹽、鐵、衣服等。
總的來說,在當時中原人民的生活條件要比匈奴好很多,因此匈奴想要南下來搶奪中原的物資、土地,讓自己也過上這樣的生活,在草原部落中以實力為尊,若是自己沒有的東西那就只能去搶了,當然也是去搶比自己弱一些的。
上面描述了一大堆匈奴所生存的環境有多麼惡劣,需要遷移,不能定居,沒有足夠的物資,生產力低下。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卻讓秦漢統治者焦頭爛額。
太史公《史記》中說:“匈奴人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毋弓,盡為甲騎。”
大概意思為,還是孩子的時候,便可以騎羊,拿著彈弓去射擊飛鳥和老鼠,稍微長大一點後,便去射擊狐狸和兔子,將他們當作食物。當成年之後,各個都精通射箭,穿著鎧甲騎著戰馬。
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匈奴從小就練習射箭,這也是匈奴戰鬥力強的原因之一。
在平常的食物中,除了牛、羊、馬以及它們的奶和奶製品外,狐狸、兔子這是也是食物來源之一。
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匈奴走上了對外侵略道路。
但在他們的面前,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向西,到中亞、歐洲等地,二是向南,中原地區。
很明顯,除了中原距離較近外,地勢也是由北向南從高到低,因此南下更為方便。
到漢朝時期,匈奴中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冒頓,在他帶領下,匈奴征服了草原上其餘20多個國家,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對匈奴來說,其業績能與秦始皇不相上下。
此人是在秦二世元年鳴鏑弒父自立的,之後一步步擁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成為北方草原最強大的國家,劉邦狼狽的白登之圍便是出自他的手筆,
對於匈奴的入侵,可以用侵擾來形容,因為他們行動時規模往往不大,而且入侵的目的通常以搶奪資源為主。
因為擅長起碼,很迅速,很多時候匈奴們都搶完逃走了,軍隊才剛趕到。
這類問題困擾著漢朝各代君王,但因為朝政剛建立不久,又沒有強大的實力去消滅,只能採取和親政策,來緩和兩國的關係。
直到漢朝國力強盛,大舉出兵征伐匈奴,將匈奴一分為南北匈奴,北匈奴向北,但仍不是侵擾中原,南匈奴則是往西,去禍害遙遠的西方去了,
南匈奴衰敗之後,其他一部分向西遷移的北匈奴人,最終,抵達了歐洲的頓河、多瑙河流域。
他們與當地的哥特人發生了大戰,並最終將其擊敗,落敗而逃的哥特人,最後進入到了羅馬帝國範圍,並以南俄羅斯大草原為基地,對羅馬帝國發動戰爭。
在疆土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以匈牙利平原為統治中心的匈奴帝國,在奧克塔爾大單于時已基本建立起來,單于王庭穩定在今天匈牙利的布達佩斯附近,成為了東、西兩個羅馬帝國最嚴重的威脅,讓西方人重走漢朝的老路。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