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修亦是開口道:“這便是信陵君與孟嘗君的區別吧,信陵君心懷天下大義的人,而孟嘗君只是圖名罷了,不過依我之見這二人皆是那時的豪傑。”
郭修心想自己這兩人都效仿不來,但心中那為家國的大義還是有的,今日不行的話那就下次,下次不行的話就下下次,他不會放棄,也會養些門客,他堅信總有機會實現心中所想!
打退秦軍挽救了趙國後,魏無忌讓手下的將軍帶著他的軍隊返回魏國,自己與門客留在了趙國。
孝成王感激魏無忌竊符救趙這一義舉,就與平原君商議,想把五座城邑封賞給魏無忌。
魏無忌聽此訊息後,產生了居功自傲的情緒和神色。門客中有人勸說魏無忌道:“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忘記的,有些事情卻不能不忘記。別人對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記;公子對別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
況且假託魏王命令,奪取晉鄙的兵權以救趙國,這對趙國來說是立了大功,但對魏國來說那就不算忠臣了。公子卻因此自以為有功,覺得了不起。我私下認為公子不應該這樣。”魏無忌聽後,立即自責,彷彿無地自容。
在趙的魏無忌聽說趙國有兩個有才有德而沒有從政的人,一位是毛公藏身於賭徒中,一位是薛公隱沒在酒店裡,魏無忌很想見見這兩個人,可是這兩個人躲了起來不肯見魏無忌。魏無忌打聽到他們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去同這兩個人交往,彼此都以相識為樂事,很是高興。
趙勝知道了這個情況,就對他的夫人說:“當初我聽說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個舉世無雙的大賢士,如今我聽說他竟然胡來,跟那夥賭徒、酒店夥計交往,公子只是個無知妄為的人罷了。”趙勝的夫人把這些話告訴了魏無忌。
魏無忌聽後就向趙勝的夫人告辭準備離開這裡,說:“以前我聽說平原君賢德,所以背棄魏王而救趙國,滿足了平原君的要求。
如今才知道平原君與人交往,只是顯示富貴的豪放舉動罷了,他不是求取賢士人才啊。
我從前在大梁時,就常常聽說這兩個人賢能有才,到了趙國,我惟恐不能見到他們。
拿我這個人跟他們交往,還怕他們不願見我。
平原君竟然把跟他們交往看作是恥辱。平原君這個人不值得結交。”於是就整理行裝準備離去。
趙勝夫人把魏無忌的話全都告訴了趙勝,趙勝聽了自覺慚愧,便去向魏無忌脫帽謝罪,堅決地挽留魏無忌。
趙勝門下的賓客聽到此事,有一半人離開了平原君歸附於魏無忌,天下計程車人也都去投靠魏無忌,歸附在他的門下。
魏無忌在趙國居住了十幾年不回去。恢復了元氣的秦國乘著魏無忌在趙國,日夜不停地進攻魏國。安厘王為此焦慮不安,就派使者去請魏無忌回國。
魏無忌仍擔憂安厘王惱怒自己,就告誡門下賓客說:“有敢替魏王使臣通報傳達的,處死。”由於賓客們都是背棄魏國來到趙國的,所以沒有誰敢勸公子回魏國。
這時,毛公和薛公兩人去見公子說:“公子所以在趙國備受敬重,名揚諸侯,只是因為有魏國的存在啊。如今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危急而公子毫不顧念,假使秦國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廟夷平,公子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呢?”話還沒說完,魏無忌臉色立即變了,囑咐車伕趕快套車回去救魏國。
魏無忌和安厘王兄弟兩人十年未見,重逢時不禁相對落淚。安厘王任命魏無忌為上將軍,讓他做魏國軍隊的最高統帥。
公元前247年派使者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得知魏無忌擔任了上將軍,都紛紛派兵救魏。
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使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
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這次合縱攻秦的勝利,使魏無忌的聲威震動了天下,可惜這也只是一時之勝。
在這之後秦王便很是忌憚魏無忌,因此派人持萬金到魏國離間安厘王和魏無忌的關係,同時派人到魏國境內假裝祝賀魏無忌登上王位。
因此,安厘王更加懷疑魏無忌,於是派其他人代替他執掌魏國兵權,五國攻秦計劃失敗。
魏無忌從此心灰意冷,回到魏國之後,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