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沈笑著回道:“即便是養士的合適時機,但吾等可是不要再重蹈趙勝、黃歇的覆轍,若是養門客養到黃歇那樣被門客反噬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啊!”
是的,王沈就是在酸,畢竟他現在已經沒有在魏國之時的高高在上了,也沒有那些身後家族的權勢、財力的幫助,
現在的他已淪落得跟其他一同被俘的人沒什麼區別,甚至比郭修還差一些,但是郭修卻是志不在此,
戰國時代的社會風氣,使得那些達官顯貴擁有一個合法的“私人集團”,而如今的三國亂世亦是有這個條件。
這些人既是有一技之長的群英會,也有魚龍混雜的三教九流。
在那個沒有身份證的古代社會,難免會有一些不法之徒隱姓埋名混跡其中。
他們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瞞天過海闖蕩江湖。
這些幫閒之人飽食終日或韜光養晦),等待出人頭地。那時講究“士為知己者死”,他們當中不乏出類拔萃之人,亦有雞鳴狗盜之輩。
四公子皆爭相養士,信陵君魏無忌德才兼備,兩破秦軍,威名遠揚。
因功高震主,最後不得不溺於酒色,以求解脫,前243年,因傷於酒色而死。
十八年後魏國被秦所滅。魏無忌俠肝義膽,智勇雙全,是魏國後期最有影響的政治人物,他獨特的行為和個性使他在魏國的政治舞臺上獨樹一幟。
孟嘗君田文首倡戰國時的養士之風,是戰國之世很有影響的政治人物,他以養客而聞名,擁有一股相對獨立的私人政治勢力。
在社會交往、思維方式及政治行為的選擇等方面,田文均有許多高明之處。
燕國伐齊前,齊國政治上的敗亡之徵已經顯露,田文因田地拒絕了自己的勸諫,遂出奔魏國,依投信陵君魏無忌,不久被魏任為相國,他深結趙魏之好,又力主魏國出兵協助燕國破齊。
齊國田單逐燕復國後,田文離開魏國,退居封邑薛地,比於諸侯,與齊國保持不合作的中立態度。田文死後,兒子們爭著繼位,齊魏兩國遂滅掉了薛。
尚時養客的平原君趙勝,也是戰國後期政治舞臺上的一個活躍人物,但考察他的能力和政績,至多算一箇中等水平的政治人物。
趙勝是趙國在位時間較長的相國,他以自己的行為和活動影響了趙國的政治,在一定意義上影響了列國的風尚和政局。
黃歇是楚國後期施政時間較長的人物,因為他的養客和參與合縱,在列國也有一定的影響,但他不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能,對楚國的救亡圖存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他的一生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立王有功,抗秦無力。
信陵君魏無忌、孟嘗君田文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這裡暫且概述,不予細說。
在此談一下養客三千博美名平原君趙勝和少謀寡智求苟安的春申君黃歇。
趙勝,戰國中後期趙國貴族,惠文王趙何之弟,武靈王趙雍籌劃分國於長子趙章時,趙勝曾提出意見阻止,因為這一原因,他在“沙丘之變”後被趙何任為國相,封以平原(今山東平原縣),號平原君。
趙勝效法齊國孟嘗君田文,以家財大養賓客,促進了戰國之時的養士之風,並與田文、魏無忌等人相友善。
趙勝一度被秦國所誘拘,後由魏無忌等人協助而贖回,歸國後仍為趙相。
秦國吞併韓之上黨時,他力主接受上黨太守馮亭的投降,趙勝表示:“發百萬之眾,而攻人國,逾年曆歲,未得一城。今不費寸兵鬥糧,得十七城,此莫大之利,不可失也。”
結果引火燒身,誘發了秦趙長平之戰,大戰後秦軍直逼邯鄲,趙勝積極聯合魏、楚等國共同抗秦,他組織力量堅守三年之久,最後在魏無忌的協助下擊退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