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但窗外的街上還有不少買賣東西的百姓在走動著,有小販在叫賣道:“新鮮的魚嘞,新鮮的河魚,不新鮮不好吃不要錢嘍。”
還有些賣當時流行的小吃、鳩車、蒲車、竹馬等玩具的,亦是在不斷叫賣,吸引著來往帶著小孩出門的人。
蜀錦、蜀布、蜀鹽、漆器和金銀製品則是一般在臨街的店鋪中出售,不但在成都供銷兩旺,甚至出口到了高旬麗和西域。
到了劉備入蜀時,商品交易比魏國統治的中原還活躍,但現在因為劉備的當百大錢比從前也是稍微有些不如,但還是畢竟繁榮的。
眾人又吃了些瓜果,方才等到了酒菜,那夥計將酒菜放下之後,又給各張桌案上的酒杯“咕嘟咕嘟”斟滿了清冽的美酒,而後便恭敬的退了出去。
王沈端起酒爵淺嘗了一口道:“此酒甜潤幽雅,蘊含眾香不錯,文君酒的名頭果真名不虛傳啊!”
而後才用雙手捧著酒爵執酒禮道:“諸位,舉起酒杯共飲一爵,慶今日在大漢的重獲新生!”
陳廣欽一口飲完酒爵中文君酒嘖嘖稱讚道:“此酒口感舒適醇厚真是不可多得的好酒啊,有魏國的酒沒有的味道。”
文君酒的獨特口感是“甜潤幽雅,蘊含眾香”——“甜”來自於自然發酵所產生的香味成分的合理組合;“潤”既不刺喉、不尖辣,口感醇厚;“幽雅”指文君酒入口十分舒適,飲後帶給飲者飄逸清新的感覺;“眾香”則指文君酒不僅融合貫通了白酒的傳統五香,同時還包含層次豐富的花香與果香,自然協調,芬芳持久。
王沈笑著道:“這是因為文君酒只在靈山秀水、擁有千年釀造傳統的蜀酒產地之一的臨邛出產,釀造文君酒的“通天泉”水純淨甘洌,方才能有如此滋味,獨此一家啊!”
王沈沉吟道:“吳天遠處兮,彩雲飄拂;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當爐而燉兮,潤我肺腑;促我悠思兮,落筆成賦。”
陳廣欽笑著道:“處道真是個妙人啊,飲文君酒自當是要配司馬相如的清醪此賦的,畢竟文君相如可是漢武帝時乃至西漢時期不可多得的一段佳話啊。”
司馬相如原名司馬長卿,因仰慕戰國時的名相藺相如而改名。
司馬相如出生於蜀郡成都,僑居蓬州今四川蓬安)”少年時代喜歡讀書練劍,二十多歲時用錢換了個官職,做了漢景帝的武騎常侍,但這些並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嘆。
待梁孝王劉武來朝時,司馬相如才得以結交鄒陽、枚乘、莊忌等辭賦家。
後來因病退職,前往梁地與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時相如為梁王寫了那篇著名的《子虛賦》。
《子虛賦》作於司馬相如為梁孝王賓客時,時在漢景帝年間,其主題是以這一時期以虛靜為君的道家思想為指向的,但是並沒有得到景帝的賞識,只因景帝不好辭賦。
劉武去世後,因不得志,稱病辭職,司馬相如離開梁地回到四川臨邛今邛崍市),生活清貧。
臨邛令王吉與相如交好,對他說:“長卿,汝長期離鄉在外,求官任職,不太順心,可以來我這裡看看。”於是相如在臨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訪相如,相如託病不見,王吉更顯恭敬。
臨邛富人卓王孫得知“縣)令有貴客”,便設宴請客結交,相如故意稱病不能前往,王吉親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
卓王孫有位離婚女兒,名文後,又名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