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相爭,一代戰神項羽兵敗垓下,被迫烏江自刎。
為了爭奪項羽的屍體,漢兵一擁而上,自相殘殺,死者達數十人。
最終,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等四人各得其一體。
漢高祖劉邦分別給予四人封侯和食邑的獎勵。
其中,楊喜拉開了中華四大家族之一“弘農楊氏”的序幕,可以說一次斬將的軍功,改變了一個家族的命運。
除了斬將之外,奪旗同樣引人注目。古代軍隊中,有代表皇帝的大纛讀dao)旗,有表明身份的牙旗,有象徵國家的號旗,還有指揮軍隊的五方旗。奪下對方的軍旗,能夠打擾敵軍的部署,動搖對方的軍心,從而影響戰爭走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漢名將李廣的小兒子李敢,在大將霍去病手下任職。公元前119年,李敢參加了著名的漠北之戰。
與匈奴左賢王的戰鬥中,李敢悍不畏死,奮勇爭先,一舉奪下左賢王的戰旗。
戰後,漢武帝將李敢封為關內侯,食邑兩百戶。
李敢憑藉奪旗的戰功,彌補了“李廣難封”的遺憾。
與斬將奪旗不同,破陣較為特殊。
這項軍功要的不是人頭,而是鑿穿對方的軍陣,進行分割包圍,達到取勝的目的。
簡單來說,就是在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一條血路。
能夠參與破陣的將士,必定是膽識與勇武兼顧的悍將雄兵。
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戰,對於進攻方來說,簡直就是噩夢。正因如此,在古代軍功體系中,先登功勞最大。
先登,顧名思義,就是率先登上城牆的將士。
第一個活著登上城牆計程車兵,起到了攻守易勢、鼓舞士氣的重要作用。
先登之士不但賞格豐厚,名利雙收,還能得到皇帝的垂青。
西漢初年,周勃跟隨漢高祖劉邦攻打下邑,周勃身先士卒,搶先登城,立下大功。
劉邦賜他五大夫的爵位。五大夫在漢朝軍功爵制中,屬於第九等,高於大夫、官大夫和公大夫,有“大夫之尊”之稱。
周勃由此官運亨通,一直做到了丞相,成為漢初政壇的核心人物。
軍功的產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延續至三國時期,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楊宜祖便是憑藉跟隨諸葛恪作戰之時的先登之功,方才能如此之快的先蒙忠兵升為都尉,
也是拼了性命、風險也很高,但是蒙忠兵就是不服,認為只有靠人頭得來的軍功才是真正的軍功,楊宜祖生遷到都尉是因為他取了巧、還在軍中的上層有人………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