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是曹魏衛尉李義之子,黃初年間,因為其父的任職被徵召隨軍。
起初還是平民百姓時,十七八歲,在鄴下品性純潔,善於品評人物,得到全國人的一致稱讚,沒有人不留意他。
後來隨軍到了許昌,聲望一天天興盛起來。李義不願意他這樣早早出名,就叫他閉門讀書,命他斷絕跟賓客來往。
起初,曹叡是太子時,李豐還在研習學問。
等曹叡登上了帝位,有一次接見一位吳國投降的人,問道:“你在江東時,聽到中原地區誰稱得上名士啊?”投降的人回答說:“我聽說過李安國。”
這個時候,李豐擔任黃門郎,曹叡問左右臣子“安國”在哪裡,左右臣子用“李豐”來回答。曹叡說:“李豐的名聲竟然遍佈整個吳越地區了嗎?”
後來,他轉任騎都尉,給事中。曹叡駕崩後,他擔任永寧太僕,因為名過其實,很少得到重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正始年間,遷為侍中尚書僕射。
李豐在臺省任職時,經常藉口生病不就職。
按照當時臺省的制度,生病達一百天就要解除官職。
李豐生病不到幾十天,就會突然病癒,然後又臥病在床,像這樣好幾年。
起初,李豐的兒子李韜被選中娶公主為妻,李豐雖然表面上推辭,而內心不怎麼害怕。
李豐的弟弟李翼和李偉,做官好多年,都做到郡守的職務,李豐曾經在別人面前特別告誡過兩個弟弟。
等到司馬懿長久生病,李偉擔任太守,喝酒誤事,造成新平、扶風二郡混亂,李豐卻放任不管。大家都認為他們是依仗寵幸。
曹爽專權,李豐在曹爽與司馬懿之間兩面討巧,不明確表態,因而有人世人譏諷他道:“曹爽的權勢像開水一樣炙熱,太傅父子像殘羹一樣冰涼,而李豐兄弟則像遊光傳說中的惡鬼)一樣作惡。”那意思就是李豐雖然表面上清淨無為,但內地裡圖謀大事,跟遊光很相似。
正始十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奏請曹芳誅殺曹爽,將戰車停駐在朝堂下。
告知李豐後,李豐非常恐懼,精神立即萎靡,蜷伏在地上站不起來了,算是很聰明的做到了兩不相幫,等到事情塵埃落定後再下注。
司馬懿敗走蜀漢後,中書令一職空缺,曹爽徵詢朝臣意見:“合適補任的人為誰?”有人推薦李豐。
但是曹爽沒有同意,認為這種人是牆頭草,哪怕給他一個尚書令的職位也是便宜了他,這種像遊光一樣的人、哪怕是不重要的官職也不能給他………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