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鳩車,竹馬就顯得“高階”了許多,因為竹馬是真的可以“騎”。
竹馬最初僅僅是把竹子當成馬想象的馬)放在胯下騎而已,雖然看著很幼稚,可對孩童來說也不失為一種娛樂方式。
那哈利·波特不還騎著掃帚呢?竹馬的產生時間同樣無法考證,不過出現在文獻中的最早時間還是可以知道的。
據《後漢書·郭汲傳》記載:郭汲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某天,他來到美稷縣,村民無比歡迎,只見幾百個兒童,騎著各式各樣的竹馬夾道歡迎他的到來。
可見竹馬這個小玩具早就深入到民眾的生活中去了。甚至三國時期,陶謙在14歲的時候還對騎竹馬樂此不疲呢。
後來竹馬慢慢被改良了,竹子的一頭真的被裝飾上馬頭,另一頭被裝上了輪子。
在後來畫家畫的《群嬰騎馬圖》,便把這種場景繪聲繪色地展現了出來。
只見六個扎著髮髻的孩童,胯下騎著竹馬,一隻手拿著類似馬鞭的竹棍,另一隻手抓著韁繩,面帶笑容,其樂融融,這就是這時候孩童的遊戲生活。
古人常謂五歲有鳩車之樂,七歲有竹馬之歡,無不顯示著他們對這兩種玩具的喜愛。
鳩車與竹馬永遠都是他們童年無比快樂的回憶,就連之前的那個曹爽也是不能例外。
除了以上玩耍種類,還有圍棋、象棋、泥塑、風箏、投壺等等各種有意思的活動。
玩,當然要玩,但也不能忘了學。古人常說從小能看到老,自然十分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但是現在的曹麟離能夠入學的年紀還是差個幾年的,便只能放任他先無憂無慮的玩耍著,暫時免受繁重學業的摧殘虐待,
只要他的丞相好父親能夠在這個丞相位置上坐穩了、一直坐下去,幹得好,
方才能替兒子曹麟和家中的幾個女人撐起一片安穩的天空,若是幹得不好,
被別有用心之人、像國舅甄溫這群人將他拉下馬,然後將他的一家人統統押往北邙山刑場,最後抄家滅門!
可見這越高越多的地位、權力也是會有更多的風險的,稍有不慎便是風光不在,跌入深淵,
一般的人也不能在這個權臣的位置一直穩坐釣魚臺,坐看朝中大勢雲起雲落,一切盡在自己掌中,
也有像何駙馬的爺爺東漢大將軍何進這樣的蠢貨,被趕下臺還不算,還直接毫無防備的被十常侍聯起手來給做掉了,
不過好在這十常侍的政治頭腦還比真正的政治家差些手段,沒有做到趕盡殺絕,不留一絲的後患。
本來是何進除宦官,獨掌東漢大權的好計策,最終卻變成了十常侍除何大將軍,被何大將軍把手中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袁本初勸何進趁早把十常侍這些宦官殺掉,何進將這個想法告訴何太后,何太后正寵信張讓等人,便不同意,
本來他可以自作主張的先斬後奏先除了十常侍也沒什麼大問題的,但是他卻優柔寡斷,沒有這麼做。
袁本初只能無奈的又向何進獻上一計,要他調外地兵力入京剿除宦官。
主簿陳琳認為這樣做會弄出大亂子來,便竭力勸阻。
說話間那時只是一介校尉的曹操從旁閃出,拍著手掌哈哈大笑。
何進問曹操為什麼發笑。曹操說∶“要殺宦官,應該先除為首的宦官,這隻要一個監獄官就夠了,何必紛紛召來外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