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便是在建安二十五年,建安二十四年,荊州守將關羽趁襄樊空虛之際,發動襄樊之戰北伐。
先是圍困襄陽、樊城,隨後水淹七軍,俘虜于禁等人,重創曹魏,威震華夏。
在此期間,關羽曾數次辱罵孫權所派的使者,後來還派人“擅取湘關米”,致使原本就已經不穩固的孫劉聯盟分崩離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帝又派人勸說碧眼兒,在孫劉分道揚鑣的路上再添一把火。
孫權便以此為名,派左護軍、虎威將軍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在章鄉俘殺。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襲位,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建國號“魏”。
曹丕稱帝后,孫權便遣使請求成為魏的藩屬,並將降將於禁等送回北方。
十一月,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都督荊、揚、交三州兵馬。
由此,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孫權選擇向曹丕詐降,也即名義上成為曹魏冊封的吳王。
在孫權詐降曹丕的時候,劉備派遣大軍討伐,發起了夷陵之戰。
正是碧眼兒明智的歸降,曹丕才在夷陵之戰的時候,沒有和蜀漢一起夾擊東吳,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漢賊不兩立,這讓碧眼兒可以全力應對劉備,並贏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
第三次,便是在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孫權派中郎將孫布實施詐降計,以引誘魏國揚州刺史王凌。
孫權則在阜陵埋下伏兵,等待著魏國軍隊前來。
孫布派人到揚州求見,請求投降。
孫布的使者帶去了一封信,信中說:“道路太遠,不能自己前來,請求來軍隊迎接。”
時任揚州刺史王凌抄寫了孫布的來信給滿寵,請求派兵馬去迎接孫布。
徵東將軍滿寵認為一定有詐,不給派兵,卻替王凌寫了一封回信,說:“您認識到正邪二者的區別,想要躲避禍害,到安順的地方來,離開暴虐,歸回有道德的君主跟前,我們非常讚賞。
現在想要派兵去迎接,然而考慮去的兵少了就不足以保衛您,而去的兵多了又一定會把事情張揚開去,讓遠方聽到。
還是先秘密商議,來達到您本來的志願,到時根據情況處理,這樣比較好。”
王凌一直和滿寵不和,腦子一熱便想出兵,滿寵雖然如廉頗一般被詔回朝中,可有滿寵的命令在,王凌仍然要不到兵馬。
就只派了一個督將率領步、騎兵七百人去迎接孫布。孫布在夜裡埋伏襲擊,督將衝出來逃走,死傷的兵馬超過一半。
東吳這次的詐降計沒有完全得逞,與前兩次相比並不是有多大的失誤,而是滿寵不上當。假如換做是王凌,恐怕魏軍也會是大有損失。
思緒迴轉到當下,曹爽笑著道:“王司空,可還記得太和五年孫布的詐降?”
王凌老臉一紅,道:“孫賊可惡,此戰乃吾平生征戰的恥辱,此番萬萬不會如此了,昭伯安心罷!”
曹爽笑著道:“吾料定此番碧眼兒又是故技重施、詐降,王司空不必多言,吾要將計就計,讓碧眼兒的大軍有來無回!”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