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報社的賣報童揹著滿滿的報紙從報社出發,往咸陽城四周散去。
“賣報嘍、賣報嘍、今日特刊:扶餘國臣服大秦”報童的叫賣聲在四處響起。
“報童,給某來一份”一名儒生攔下一名報童,花費了一文錢購買了一份特刊,這期特刊只有短短的兩頁。
“這武安君的辦法也忒狠辣了”儒生很快就看到了武安君在朝堂上對管理扶餘國提出的建議,不由驚呼道。
“嘿,發生何事了,給某也講講唄”一個挑夫拉住儒生說道,而他的四周還跟著不少挑夫。
“你先把我鬆開”儒生看著挑夫,道:“給你們講講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們能聽得懂嗎?”對於儒生來說,蕭鴻這個提升扶餘國臣民素質的用意,他當然能看出來,但是這些挑夫可就一定了。
“聽得懂,聽得懂”挑夫連連點頭,自從蕭鴻發明報紙後,雖然這些挑夫並不是識字,但是各處的茶館現在都有專門人宣讀每期的報紙,他們有時候也會花上兩文錢去聽聽。
儒生看著這群挑夫期待的眼神,清了清喉嚨,道:“行,反正現在也閒的無事,老夫就給你們讀讀武安君的報紙”儒生坐在一塊石頭上,道:“昨日扶餘國派使團來訪問大秦了,而且帶頭的還是扶餘國的國主……”
隨著這名儒生的聲音,越來越多的普通老百姓都匯聚過來,全神貫注的傾聽儒生宣讀的報紙。
“這位老爺,這個提升國民素質是什麼意思啊?這不是讓扶餘國變得強大了嗎?還把咱大秦的文化教給他們,他們這種蠻夷也配學習我大秦的文字和文化嗎?”距離最近的一名挑夫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這也是這群百姓的心聲,他們都認為把大秦的文字和文化教給了扶餘國,豈不是增強扶餘國的實力,而且這群蠻夷真的配學習大秦的文化嗎?
“我就說你們聽不懂吧,你們還不服氣”儒生把報紙收起來,道:“你們沒讀過書,當然看不出來武安君的深意在何處,老夫問你們,如果一個國家從下至上都學習另一個國家的文字和文化,而且最後還必須使用,你們說過上十年,這個國家原來的文化和文字是不是就被取代了?”
“應該吧”這群普通百姓還是有點聽不懂儒生的解釋,但是他們都聽出來了好像這個事情沒有他們想的這麼簡單。
“你們啊”儒生扶著額頭,道:“老夫都說的這麼簡單了,你們都理解不了嗎!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一旦武安君的計劃開始實施,不出十年,扶餘國從上到下就會變成秦人,他們也不會再有自己的文化,而且國民對大秦的認可度也會不斷提高,到時候也許兵不血刃就能拿下扶餘國,這會聽懂了嗎?”
“哦,原來是這樣,武安君這個辦法也忒好了啊”這群百姓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而不光百姓們關注這件事情,此時咸陽城內大大小小的茶館都圍坐著成群的百家門徒,他們幾乎人手一份報紙也在討論這件事情。
“你們說武安君的辦法到底可行嗎?這扶餘國的國主看著可不傻”儒家的一名儒生放下報紙說道。
“一看你就是剛來咸陽城的,武安君可是仙家弟子,還能有武安君做不成的事情?而且你沒看李相和馮相都認為此事可行嗎?要我看啊,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去不去扶餘國”另一名儒家儒生鄙視的說道。
“我覺得我們可以去試試,咱們也來咸陽多日了,之前還能靠給報社寫文章賺錢,但是現在寫文章的人太多了,這個錢已經很不好賺了,某最近寫的五篇文章,報社一篇都沒選上”一名法家的儒生收起報紙說道。
“沒錯,咱都去,說不定到時候咱還能成為扶餘國的開宗立派的人物呢”“沒錯,沒錯,走走,現在就去報名”一群儒生說道激動時,都起身離開茶館結伴去報名了。
“看來權力的誘惑是致命的”蕭鴻建議秦始皇招百家門徒前往扶餘國去教授他們秦人漢字和文化,不僅是用來對付扶餘國,也是對付國內這些百家門徒的,雖然報社逐漸步入正軌,現在報社對文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之前可以依靠給報社寫文章的百家門徒已經很久沒有收入了,再不給他們找點事情做,蕭鴻擔心這群百家門徒又會鬧事。
正好藉著扶餘國這個事情的由頭,把這些整日無所事事的百家門徒們都弄到扶餘國去,讓他們在那裡發光發熱霍霍扶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