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便收回了靈氣,以靈氣幫助八爺加速是可行的,只是不知道有沒有不良後果。
八爺也察覺到助力消失,疑惑歪頭,“咕咕?”
“痛不痛?”南風問道,其實他是想問八爺感覺如何,但這麼說八爺肯定聽不懂,只能力求簡單。
“咕咕嘎。”八爺回應。
可別小看這咕咕嘎,可分為咕,咕咕,咕嘎,咕咕嘎四種叫聲,每一種叫聲又有不同的聲調兒,不同的叫聲加上不同的聲調兒表達的就是不同的意思,八爺這聲咕咕嘎尾音向上,想說的應該是,‘接著玩呀。’
“不成,不成,快飛。”南風擺手。
“咕咕嘎。”八爺又叫。
見八爺很有精神,不像難受,南風便再度延送靈氣。
感覺到助力又回來了,八爺歡喜鳴叫,興奮飛翔。
南風打起精神,謹慎拿捏,唯恐送出的靈氣太強太多會傷到八爺。
待得感覺到所送出的靈氣都被八爺快速閃動的雙翅給消耗掉了之後,開始試著送出更多靈氣,此番八爺飛的更加迅速,穿雲破霧,風馳電掣,自其背上幾乎不得睜眼。
八爺終究還是小,起了玩心怕是會不知輕重,考慮到這些,南風便不敢跟它一起瘋,沒過多久便撤回了靈氣。
八爺感覺有趣,不曾盡興,又在叫嚷,此番不管它怎麼叫嚷,南風都不理睬了,似這種送出靈氣幫助八爺加速的舉動肯定會對八爺有不良影響,除非到了緊要關頭,平日裡還是不用為好。
玩也玩了,鬧也鬧了,得幹正事兒了,現在已經是四更天了,得盡快趕路,盡量趕在天亮之前找到兩魏前線。
他只知道兩魏在邊境交戰,具體在哪兒卻不知道,不過想找也不困難,先找到通往邊境的主路,循著主路向東應該就能去到。
此前他曾經去過東魏兩次,第一次是和胖子去的,那時二人走的是南路,自東魏南側進入。第二次是被玉清宗攆了出來,穿過太乙山去找胖子,自東魏的中部進入,此時他在東魏的北部,這條路第一次走,也不知道沿途所見的城池和鄉鎮叫什麼名字。
臨近五更,見到一座大城,可是不小,有長安一半大,看到這座大城時,一支龐大的運糧隊伍正在絡繹出城向東移動。
都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支運糧隊伍應該是給邊境計程車兵運送輜重的,這說明方位沒搞錯,繼續向東就能去到戰場。
不久之前他在梁國建康也曾發現有糧隊出城,那支糧隊的車馬可是不少,看方向應該是往南去的,也不知道要送到哪兒去。
真不知道梁國的探子都是幹什麼吃的,梁國難道不知道兩魏正在東北邊境作戰,此時可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時機,但這幫不著調的家夥不往北打,卻往南打誰去了,白白浪費了收複河山的大好時機。
梁國是漢人當權,他內心深處還是傾向於梁國的,奈何梁國太不著調了,簡直是不務正業,尤其是那個皇上,隔三差五跑去當和尚,也不知道這家夥咋想的,當道士也比當和尚好啊,至少不用剃光頭,也不會被坑那麼多銀錢,唉,這個不爭氣的老東西。
東行途中又見到幾座小城,三百裡後,看到了南北走向的崇山峻嶺,群山之中有一條位於山谷中的小道,山谷的東面是一座城池,這座城池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池,而是一處巨大的營地,只是因為後期搭建了大量防禦工事,令其看似城池。
這處城池依山而建,扼守西進要道,城裡有大量營帳,此前他曾在太烏山見到類似的營帳,知道一個營帳住多少士兵,大致估算,這裡應該有五六萬人,不消問,是龍雲子的部隊。
在城池的正東是一片長達數十裡的平坦區域,那片區域沒有很高的樹木,多是雜草,實則雜草也不多,都被馬蹄踐踏的斑駁頹禿了,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戰車的殘骸和破碎的甲冑,不問可知,此前這裡曾經發生過激烈的戰事。
在平坦區域的正東,又是一個葫蘆嘴兒地勢,那裡也駐紮有大量軍隊,目測人數比西側還要多,應該有八到十萬人。
東魏一直比西魏強大,兵多也很正常,不過有一點不正常,那就是兩處營地懸掛的帥旗都不是龍雲子和燕飛雪,而是不認得的兩個人。
仔細一想,其實也沒什麼不正常的,燕飛雪和龍雲子都是道門中人,道門中人就算統兵出征也不能光明正大的掛帥,不然就違背教義了,得找兩個朝廷官吏擔當名義上的將帥。
八爺沒有異類氣息散出,南風乘著八爺,趁著天還不亮,自附近轉了一圈兒,在北方數十裡外找了處山頭落了下來。
這裡位於一道很高的山脊背面,哪怕八爺飛起覓食,也不虞被南面的眾人看到。
“好了,你在這兒待著吧,我當兵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