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親兄弟,去吧去吧。”胖子拖。
“至於嗎?”南風笑。
“還不如讓我去打老虎呢,我最頭疼的就是這個。”胖子嘆氣。
南風無奈,只能隨胖子一起進去。
該走的都走了,人也不多,只有那幾個老僧,慕容律自然得陪著,萬中一也在,就這些人了。
胖子得坐主位,慕容律在旁邊陪著,那些老僧分居左右,南風和萬中一在下首。
大帳裡點著牛尾燭,還燃著香,高僧講經按規矩應該用金盆先洗手,武林中人的金盆洗手就是學的和尚的,不過盆子倒是有,水也備下了,胖子卻沒洗手,坐下之後隨口說道,“都不是外人,不要那麼拘束,我現在還不是菩薩,就不跟諸位講說經文了,隨便聊上幾句吧。”
眾人本來正襟危坐,聽他這般說,便略有放鬆,不過卻沒有似他那般垂腿兒坐著,都是盤著腿兒,連慕容律都是盤著腿。
胖子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諸位都是受過比丘諸戒的大德高僧,經文典籍研讀的都很透徹了,我就不與你們說這些了,說點平日裡經常用到的,你們挑著聽,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就聽,認為我說的沒有道理,就別往心裡去,我還不是菩薩,說的不一定對。”
胖子努力的想要緩和氣氛,但菩薩當前,眾人還是做不到平靜放鬆,南風自然是例外的,別說胖子是地藏王菩薩,就算是釋迦如來,在他眼裡也還是那個抱著罐子吃剩粥的小胖子,真正的兄弟是不會因為對方地位高了而生分疏遠的。
“佛門第一戒,戒殺生。”胖子說到此處看向眾僧,“你們殺過生沒有?”
胖子看到誰誰低頭,不問可知都殺過,只不過是大小多少的問題,可能沒殺過人,但誰敢保證自己走路不踩死螞蟻。
見眾僧低頭,胖子繼續說道,“殺生最大的可能就是殺來吃了,閑著沒事兒殺著玩兒的應該不多,賊寇越貨殺人的情況也不很多,殺戮大多是為了餬口,我說的沒錯吧?”
胖子雖然說的通俗,卻不無道理,眾僧點頭。
胖子又道,“佛說萬物有靈,一花一木也有靈性,有靈性就有生命,其實咱們吃齋也是殺生,咱把草木的後代給殺了,不同於牛羊的是草木不會說話,不會喊疼,也不流血,所以我們就感覺不那麼殘忍,但說到底咱還是殺生了,而且每天都在殺。”
胖子的這番話沒有得到眾僧的回應,亦不知道眾僧是在反省還是不同意他的看法,但這並不影響胖子繼續往下說,“這個戒殺生我覺得不是絕對的不殺,而是別亂殺,能吃素就別吃葷了,畢竟牛羊的靈性比草木要大一點。
平日裡若是遇到惡人,能度化就度化,不能度化也不用一味的度化,有些人你是感化不了的,你不殺惡人,惡人可能就會害死更多的好人,怎麼辦,殺了,把惡人殺了,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為了眾生活命,這個罪名我背了,這個惡人我當了。
所以啊,咱們不能太拘泥,也不用因為走路踩死螞蟻,點燈燒死飛蛾而害怕,那都是小事兒,不影響你成佛正果,如果光去盯著這些小事兒,那就不是慈悲,而是魔障啦。”
起初胖子還有些緊張,說到這裡已經放開了,也不在乎眾僧看法了,繼續說道,“第二戒,戒偷盜,這個咱要說偷盜,就得明白啥是偷盜,我覺著吧偷盜就是讓別人受到了損失,偷盜肯定是不對的,但是,如果我快餓死了,又沒人肯施捨,為了活命我可能會去偷吃的,但我絕不會去偷窮人的,我們不能為了自己活命而害死別人。”
胖子說到此處去拿水杯喝水,與此同時看向南風。
南風微微抬手,示意他將語速放緩一些,胖子雖然說的粗淺了一些,也不太全面,但大致還是正確的,只是語速太快,在世人眼裡說話太快不是反應靈敏的表現,而是不夠沉穩。
胖子微微點頭,放下水杯繼續說道,“再說第三戒,戒霪邪,那個誰不是說過嗎,食色性也,吃飯和討老婆是人的本性,咱們說的戒霪邪跟凡人的娶親是兩碼事,凡人娶老婆生孩子都是對的,要不然世人很快就死絕了,咱們說的霪邪是不能坑蒙拐騙的欺負人家,那肯定不對。另外咱之所以要戒色,主要是對自己定力的一種約束,是空明見性,連最難控制的咱都控制住了,還有什麼是咱們控制不住的。”
胖子說話,自然沒人打岔,停頓過後,胖子又道,“第四戒是戒妄語,戒妄語說白了就是不撒謊,吹牛擂鼓肯定是妄語,但過分自謙也是妄語,妄語就是不說實話,說大了是妄語,說小了也是妄語,你是小沙彌就別說自己是師,你是師也別說自己是小沙彌,是啥就說啥,別怕別人說你不謙虛,要是在乎凡人的看法,你們就著相啦。”
胖子這番話令那些僧人神情更加凝重,多有反省,狂妄之言他們的確不曾說過,但胖子所說的後一種情形的確存在,仔細想來,與實情不符的謙卑言語也的確流於虛偽。
“五戒飲酒,這個跟戒霪邪有點像,喝酒容易上癮,參禪悟道的前提是控制住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可不成。另外,這戒飲酒還有個原因,咱是吃供養的,喝酒很奢侈,不能讓施主感覺咱拿了人家的佈施在花天酒地。”
說到此處,胖子想打哈欠,強行忍住了,強打精神繼續說道,“六戒著香華,這個不難做到,出家人四大皆空,連皮囊都是假的,皮囊之外的東西更不重要,不能穿的太花哨。”
八戒由難至簡,胖子說的便越發簡單,“七戒坐臥大床,這個也得看什麼情況,如果只有一張大床可睡,難不成還要舍了它睡在地上?不能太過拘泥,不刻意追求奢華也就是了,睡在哪裡,坐在何處,視情況而定。”
“八戒非時食,過午不食這規矩其實有些不近人情,至少我覺得不近人情,說白了就是得了施主的供養,有些心虛,不敢飽腹。都餓的前胸貼後背了,哪能靜得下心研習佛法,哪怕不能吃撐,怎麼著也得吃個七分飽吧,據我所知各國朝廷都撥給寺院不少田産,與其將那些田産租給農人耕種暗得金銀,倒不如自己拿來耕種,得了米糧也能多吃一些,少與人伸手討要。”
“一開始我就說了,我現在還不是菩薩,說的也不一定就對,就說這麼多吧,時候不早了,都去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