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孟父,其他試驗田也捷報頻頻。
崔棲潮收到訊息,在氣候比較適宜辣椒生長的地區,cx七號表現出色,畝産最高紀錄沖到了4600公斤,最低也沒有低於3500公斤的,加上生長期間的表現,整體可以說大獲成功。
其中一個種植者說,他認識的收購商去他那裡看菜的時候,也嘗了一下這個辣椒,當時就表示,這個品質,這個色香味,不談網上怎麼議論,也願意出八塊一公斤的價格收購。
這個價格,比孟父那邊預估的高上許多,也就是說,按照這個價格他一年種兩次,三畝地年收益能有十多萬!
得知這還是實驗産品,沒有大規模種植後,收購商都特別可惜,特意問了品種和研發單位,打算以後重點關注。
崔棲潮的直播帖很多人在關注著,採收期過後,所有資料一彙總,好些人都坐不住了。
私信幾乎把崔棲潮的站內信箱沖爆,有求購種子的農戶,這一類是最多的,有想談合作的各類農業公司、收購商,尤其是種業公司,多得崔棲潮根本回複不過來。
還有把電話打到崔棲潮辦公室來的,都不知道從哪得知他的電話號碼。
最有門路的,還得數南海農科院的蔬菜研究所,他們是直接透過崔校長聯絡到的崔棲潮,他們知道崔棲潮是單幹,想問他會不會自己成立種業公司。如果會,那麼以後大家也可以合作。
他們是透過自己的渠道,拿到了一點成品的,可以確認崔棲潮在發種時承諾的品質全都呈現了出來,甚至有超越。
私人選育,規模那麼小,能夠達到這個成果,實在太驚人了。就算說是專業研究院或者種業公司選育出來的,大家都信。
他們還問到了崔棲潮獨自研究這個品種多少年,崔棲潮沒好說真話,因為正常選育工作還持續好幾年,他只用了一年不到。
“還有一個問題,崔先生,你這個cx七號,能申請多少項專利?”蔬菜研究所的人問。
崔棲潮:“不知道,還要申請專利?”
研究所的人:“……”
研究所的人急了:“當然要啊!你為什麼不呢,趕緊準備啊!”
崔棲潮對這些流程並不是很清楚,甚至可以說並不怎麼上心。
崔棲潮基本是被這些老打電話催他的人,趕鴨子上架去研究相關內容。
與此同時,很多學生、網友都知道了崔棲潮的試驗大獲成功,同樣在催促他,不早點推廣大家怎麼能吃到cx七號?
……
過了幾天,蔬菜研究所的人親自登門了,崔校長也在場。
“崔先生,你好。”來者是研究所的研究室主任,寒暄了沒幾句就道,“其實我走這一趟,目的很簡單,是想誠摯地問問你,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的研究所?”
崔校長臉色稍微變了變。
研究室主任的目的確實很簡單明確,其實現在不少人注意到了崔棲潮,不是那種一連發表很多論文的突出法,而是他的辣椒商品性太強,大家沒有辦法不注意。
如果這樣一個人才加入,能夠多出多少課題,申請多少經費,獲得多少農業科技獎?
崔校長幹笑著道:“……等等,楊主任,你事先沒說是要邀請我侄子啊。”他還以為只是想談合作、參觀一下菜地之類的。
楊主任扶了扶自己的眼鏡,“這個,還需要說嗎?令侄這麼優秀,不邀請才是不尊重吧。”
這話崔校長沒法反駁,但他還是無法想象侄子以後一直都從事農業研究工作了,可是連新品種都研究出來,研究所也上門了……
一開始崔棲潮在學校裡種菜的時候,甚至在菜色大火後,崔校長真的沒有想到有今天!
他覺得有點不知道怎麼去和哥哥說,“那個……不是,我侄子不是農學專業的,他學的是金融專業。”
“跨專業研究,還能有這樣的成果,說明是天生的料子。”楊主任感慨道,“我也看了你在小農問答上的發言,底子很紮實,不過就是少了學歷證書而已,咱們都可以想辦法,走聘用。”
崔校長:“……”
崔校長忽然想到,這件事還是以崔棲潮本人的意願為主,連哥哥嫂子都拗不過侄子的。
而出乎崔校長意料的是,逮著點空隙就要在學校種菜的崔棲潮,竟黑著臉拒絕了,“……不,好,意,思,我並不想去其他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