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翰逸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朕明白了。”
貝秋便沒有在說話,她倒是發現兩個人很有默契,只要是她想的,不用說出來,鬱翰逸自然而然的就會知道她的意思,她也一樣。
京城裡,流言四起。
當言王出行的時候,總是會有奇奇怪怪的眼神在言王的身上晃來晃去,指指點點,言王想要毀了國運,甚至還有流傳,言王其實是密謀造反,被國師發現後,殺人滅口。
這樣的留言,一個比一個激進。
鬱澤言的脾氣也是越來越差。
面對一直很寵著的書生,他也變得越來越不耐煩。
每當書生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就會不自覺的想起那日在朝堂上,貝秋跪在地上替他求情的樣子,每次都會想起,那次貝秋對他說的話。
對書生,是越來越懷疑,為什麼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對自己那麼不利?當初似乎也是他自己來到王府做食客,究竟有什麼目的?
這樣的疑惑在他的心裡越紮越深。
所以在回王府的第一時間,鬱澤言就開始調查這個書生。
但讓他有些詫異的是,從那一天開始,貝秋就再也沒有上過早朝,似乎朝野中也不見貝秋任何一點聲音,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
沒過幾日,宮中的人線人就傳來訊息,貝秋已經被打入冷宮了。
他心中卻沒有半點波瀾,他是為貝秋所做的而觸動,但他並不喜歡貝秋,確是鐵打不動的事實。
書生的資料,很快的就放在了鬱澤言的桌子上。
這才知道了書生的底子。
國師與書生竟然是師徒關系,而國師的父親,竟然是前駙馬!這讓他有些詫異,也想起了十年前的那一樁慘案,長公主被人謀殺在一個小山村裡,鬱翰逸卻沒有處死前駙馬,而是處死了左相的女兒,定下來謀殺長公主的罪名。
但最可疑的是,左相一家卻沒有受到牽連。
他曾遠遠的看過那個為夫請命的女人一眼,如今記不起她的臉,卻依稀記得,她傾國傾城。
沒想到,國師竟然是這兩人的孩子。
裡面仔細的記載,國師自小就住在書生的家裡,他知道兩個人發生過關系,但沒有想到書生竟然動了只有十歲的國師!這讓他駭言。
後來書生便於國師進了京都,不到一年的時間,長公主便找到前駙馬,屠村。
書生年邁的父母,就在這次的屠殺中,全部死亡。
而書生也是在那一年,到了他的府上,成為食客。
那時候他並沒有對這個書生有什麼太多印象,只知道,他與那時在朝堂上嶄露頭角的國師,有些淵源。再後來,就是一日,他偶然撞見了書生洗澡,那細膩白嫩的面板,讓人想要呵護的眼神,才讓他一見傾心。
主動投奔言王府。
後來,洗澡勾引他。
再聯想起長公主屠村,他將所有的事情牽連起來,心中大震,書生秦元志是想為自己死去的父母報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