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姜喬的名人效應,《那些年》的宣傳效果比預料中要好了很多。
而它的首日票房也很不錯——5120萬,不算太高,但也絕對不低,在沒有強力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直接拿下了當日的票房冠軍。
緊接著,第二天,票房抬升,6470萬,直接增加了一千多萬。
第三天,成功突破7000萬,拿到7200萬的票房。
從票房來講,絕對很不錯了,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突破十億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而它的評價,也相當不錯。
“原本以為是一個充滿了黃段子和無厘頭搞怪的幽默電影,卻沒想到它竟然掛著羊頭賣狗肉,核心竟然是小清新電影。所以不得不說姜喬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別的青春劇導演都是打著小清新的旗號賣肉,姜喬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我是很少看小清新電影的,因為總覺得矯情造作,為了愛情傷春悲秋,無病呻吟。但《那些年》是不同的,它沒有用華麗的色彩和過度的妝容去刻意營造小清新的氣氛,也沒有把地點設定在什麼傳說中的貴族學校,而是儘可能地還原了真實的學生時代的場景——普普通通的學校,普普通通的教室,普普通通又形形色色的人。電影用嬉皮笑臉的方式,建造了一臺時光機,把我們拉回了那個簡單純粹,卻又荒唐叛逆的年代。”
“說起來,《那些年》的故事並沒有太出彩的地方,沒有什麼曲折離奇,也沒有懸疑伏筆,就是平談無奇的敘述,帶著那麼一點讓人會心一笑的傻里傻氣的熱血。但正是因為這樣,卻使得我們更容易在電影裡找到自己的影子,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回想起自己生命中的那個沈佳宜。”
“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遠比同齡的男孩成熟。”
“非常好奇姜喬到底有沒有談過戀愛,寫青春感情戲如此真實,信手拈來。”
“我姜女神這麼優秀,怎麼可能有男孩子能配得上她?”
“做姜喬的男朋友,壓力一定很大吧……”
“感覺姜喬也很為難啊,我就是這麼優秀,我能有什麼辦法?難道以後還不能找男朋友了?”
“嗨,找個女朋友不就得了!”
《那些年》獲得好評的同時,蘇溪在電影中的表演也得到了一致好評,從《墊底辣妹》到《那些年》,她在表演方面的天分得到了來自觀眾和業界的承認。
沈佳宜這個角色,也更加令人覺得親切,更是寄託著許多人對於青春的回憶,以至於在電影播出幾天後,蘇溪的粉絲也迅速增長,儼然成為了新一代的女神。
“蘇溪女神我愛你!”姜喬打電話的時候,學著粉絲的口吻叫道。
蘇溪在電話那頭咯咯笑:“吶,你都被人叫了那麼久的女神了,還不許我也做女神了?”
“你也做了很久的女神了啊!”
姜喬笑道:“在我心中,你永遠都是女神!”
蘇溪撇嘴:“切~”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中扮演柯景騰這個角色的,正是和姜喬一起就讀於燕京電影學院的周淳祥,在電影中的表演也可圈可點,不過和蘇溪不同的是,他童星出道,已經出演過多部作品了,表演經驗比蘇溪要多。
周淳祥也比較火,柯景騰這個角色的幼稚、熱血、純粹、搞笑等種種性格特徵是非常吸粉的,短短几天內,他的微博粉絲也突破了百萬,每次發個微博,下面都有一群女粉絲喊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