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的首次公演,極有可能會成為一件被載入華夏音樂史冊的事情。
如果能夠親眼目睹並且參與到這麼一件盛事之中,毫無疑問是一件特別有意義、值得紀念的事情。
而且作為《梁祝》這首曲子的作者,姜喬將會被推上一個很高的地位,成為全華夏乃至全世界音樂人心中的大師。
講真,如果能在這個場合裝個逼,姜喬是非常樂意的。
但問題是,能不能裝好,會不會漏了。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她把很多的時間投入到了學習之中,而其中大部分的時間是用在影視方面,以她現在的知識水平,大概能和普通影視專業大三大四的學生相當,在某些方面,也能和汪臻平這種老師和教授進行交流。
所以如果讓她去參加金熊貓獎這種頒獎典禮,或者是一些專業的影視相關活動,和一些業內大咖交流,最起碼她是不虛的。
而音樂,她只是在業餘時間進行學習,唯一的老師也只是她的後媽——柳如意。
柳如意只是一個普通的音樂老師,她所能教授姜喬的,只是非常基礎的樂理常識,讓姜喬擁有看譜識譜,把記憶中的歌曲和音樂寫出來的能力。
但也僅此而已。
至於更高層次的知識,柳如意自己懂得也非常有限,就更不可能教授姜喬了。
而姜喬也沒有那麼大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音樂方面。
儘管她可以從記憶中挖掘出大量的歌曲,為公司培養出來一大堆的歌手,但她沒有這麼做,僅僅是偶爾寫幾首作為調劑罷了。
想要的太多,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即便擁有重生這種金手指,姜喬也不敢太浪費自己的時間,她要集中力量於影視方面。
像她最初說的那樣——成為一個劇作家。
目前來說,學習音樂給她帶來的最大的好處也不是寫歌,而是給影視作品配樂。
總之,她的音樂水平非常有限,那些音樂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隨便拉一個出來,甚至都比她要懂得多。
讓她這樣一個水平的人,去參加那樣一個大師雲集的聚會,並且還要做最璀璨的那顆星,這壓力實在太大了。
那些大師,可都不是省油的燈,只要稍加接觸,就會發現她其實不過是一個草包,隨後必然會引發音樂界的質疑,帶來一系列的麻煩。
或許等自己在影視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後,可以潛心學習音樂,到時候再去音樂圈子裡折騰吧……
所以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姜喬決定溜號:“文才啊,《梁祝》的首次公演我就不參加了。”
“什麼?!”
馬文才驚叫一聲:“你是《梁祝》的作者,怎麼可以不參加!誰都可以不參加,唯獨你不行!”
“這個……你也知道,戛納電影節馬上就要開幕了,我要去法國。”姜喬說道。
“戛納電影節兩週之後才開幕啊,我提前看過時間的,所以才把《梁祝》公演的時間定在了七天後!”
馬文才的聲音急切:“那麼多大師來到華夏,到時候肯定都想見你一面的,你必須要參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