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鶴本來想直接去光芒傳媒。
但是他在光芒傳媒有什麼什麼朋友關係的熟人,貿然前去不太好。
後來一查姜喬的資料,這才知道她竟然就在燕京電影學院就讀,而且是自己好友汪臻平的學生。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高永鶴喜出望外,一大早就從家裡出發,在路上堵了兩個小時後到了這裡,路上先給汪臻平打好了招呼。
見到姜喬,高永鶴就開門見山地道明瞭來意。
華夏電視臺的一位副部長親自登門,盛情邀約,姜喬自然也不會擺譜。
雖然現在的娛樂行業迅猛發展,百花齊放,很多電視臺和網路媒體在崛起。但是華夏電視臺由於其特殊的性質和地位,毫無疑問依然是、並且一直會是整個行業的龍頭老大。
和華夏電視臺建立合作關係,所能收穫到的絕對不僅僅在於經濟效益,更在於其在政治和話語權方面的影響力,所以各大娛樂公司也都希望能和華夏電視臺的聯絡更加密切。
現階段,光芒傳媒和華夏電視臺的關係只能用不冷不熱來形容,有合作,但談不上親密,都是一些非常普通的業務往來。
在那些華夏電視臺的熱播節目中,光芒傳媒及旗下藝人出現的頻率並不高,而且僅限於那幾位一二線明星藝人。
如果能夠透過這次電視劇邀約的機會和華夏電視臺建立起互相信賴的合作關係,毫無疑問,對光芒傳媒的未來發展會是一件大好事。
更何況,他還是汪臻平的好友。
入校以來,汪臻平在各方面還是對她頗為照顧的,不僅召集老師為她量身定做課程,而且還允許她在他的許可權範圍內隨意呼叫學校的資源,給姜喬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除此之外,還有學校或者外部希望姜喬參與的活動,也幫著姜喬擋住了不少。
要不然,姜喬簡直要被那些亂七八糟的活動邀約煩死。
於情於理,都應該向高永鶴伸出援手。
“那……關於這部電視劇,高部長有沒有什麼想法嗎?比如說……什麼型別的?”姜喬問道。
高永鶴笑道:“其實關於具體型別並沒有太多要求,但作為華夏電視臺的開年大戲,一些基本特點是要具備的,比如說宣揚正能量,與民族精神相互契合,最好還具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和教育意義……”
見姜喬點頭,他接著說道:“當然,關於型別也不是一點要求都沒有。首先,青春偶像劇肯定是不適合的,懸疑恐怖類肯定也不太合適,畢竟大過年的……其實這些,即使我不說,你心裡應該也有數。就算不清楚,大概看一下往年的開年大戲的種類,你也就明白了。”
姜喬笑道:“說起來,最合適的便是以民族歷史為題材的大戲。”
“對。”
高永鶴點頭:“如果你可以的話,不妨嘗試一下,不過,最好能在6月之前把劇本拿出來。”
姜喬笑了笑,他明白高永鶴的意思,那種以民族歷史為題材的大戲,需要的歷史知識和人文素養太深厚,而且往往需要編劇自身有著豐富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體悟。
而以姜喬的知識面和人生閱歷,顯然很難達到那個要求。
希望她在6月份拿出來,則是考慮到如果劇本不合格,還可以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再創作新劇本——當然,這個時間其實也夠少的,換了一般編劇,高永鶴是絕對不會這麼說的。
畢竟高永鶴一個人是無法決定華夏電視臺是否要參與制作投拍一部電視劇的,需要多個領導和專業人士的審查、討論、立項、調動資源。
然後再開始拍攝、後期製作宣傳等等,時間是非常緊迫的。
寫個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