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肯定是5號在搞鬼啊……”
唐尼輕笑一聲,這還用說嗎,出身貧民區的5號陪審員剛和4號、10號吵了一架,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出身非常敏感,他不允許別人質疑貧民區的孩子,所以他改變了意見。
絕大多數的觀眾都和唐尼的想法一樣,包括電影裡的3號、7號和10號陪審員也在憤怒地指責5號,如果不是他擅自改變意見,這場毫無意義的爭論就已經結束了。
然而就在此時,作為9號陪審員的老人站起來表示那一票是自己投的,因為他覺得8號陪審員一直獨自和大家對抗,這種孤軍奮戰的感覺並不好受,而且他非常贊同8號的動機,所以想陪著他。
這個理由使得許多人覺得簡直無語,一直等著回去看球賽的7號陪審員更是氣得去了洗手間。
8號陪審員也起身去了洗手間,7號陪審員質問他為什麼浪費大家的時間。而8號卻指出了他如此著急只不過是為了去看球賽而已,7號悻悻地走了出去。
回去之後,大家繼續討論。
3號重申了之前的證據,樓下的老人和街對面的女人都是非常強有力的人證。
8號透過一些分析,指出老人聽到聲音的時候,恰好有車輛經過,在車輛的噪音下,老人不一定能聽清樓上到底說了什麼,但3號覺得,這個老人根本沒必要撒謊。
9號老人卻說那位樓下的老人也許只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
他曾經觀察過那個老人,衣服破舊,腿腳不便,但是在法庭上,當著眾人面的時候,他卻在極力掩飾著這些,這些細節說明老人是個一無所成而性格怯懦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在乎他,也沒有人會徵求他的意見。
這次,他說的話終於要得到別人的重視,他要珍惜這次機會。而這種心態,甚至會導致他在潛意識裡以為自己真的聽到了那些話。
“竟然還涉及到了心理學?這個編劇水平很高啊……”
唐尼不喜歡看電影,但平時會看一些書,其中就包括心理學。
電影裡這個9號老人對樓下老人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分析推論,絕對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個孤苦無聊的老人,在突然受到眾人關注的時候,那種久旱逢甘霖般的興奮和滿足很容易讓他的心態發生變化,甚至扭曲。
正當大家若有所思的時候,5號陪審員也改變了想法,認為男孩是無罪的。
這時,之前一直沒有來得及發表意見的11號陪審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從證詞來看,男孩的確是有罪的,但如果他真的殺了人,為什麼還要回家,導致被警察逮捕呢?
12號陪審員則覺得,男孩是想起來刀子還在父親身上,打算回去把兇器處理掉的。
11號說,街對面的女人在發現兇殺案後立刻大喊大叫,那麼男孩也肯定知道自己行兇的事情已經被發現了,那麼根本沒必要再回去處理刀子。
8號陪審員建議再次投票,這一次,他和9號、5號、11號都認為男孩無罪。
原本十一比一的票數,已然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八比四。
當這個結果出來後,不僅陪審員們的表情有了微妙的變化,電影院裡的觀眾們,也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難道接下來的劇情,就是一個又一個的人被8號陪審員說服?
男孩是無罪的?
迄今為止,依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來支援無罪的觀點啊!
可是,如果男孩真的沒有殺人,結果被錯判了,那就可是一條無辜的人命啊!
這個時候,觀眾的心態也開始發生轉變,從剛開始的時候覺得男孩肯定是無罪的,變成了現在隱隱希望男孩是清白的。
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誰也不想冤枉一個年僅十幾歲的孩子。
而這一切的希望,都寄託在這些陪審員的身上。
到底結果會是什麼樣的?
8號陪審員會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