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時間,方銘又拿下了這山上的一半田地,同時藉助張建波的關係,也是從建設局和土管所拿到了土地開發批覆,當然最後也少不得和國資局以及林業局打交道。
好在的是,雖然賀泉不看好方銘的度假村專案,但這段時間他也無事,所以就幫著方銘跑這些手續,否則的話讓方銘自己去跑,光是交際應酬便要讓他受不了。
一個禮拜之後,所有手續證書都已經是拿下,方銘又招了一些木工師傅,然後讓木工師傅按照他的選址開始建造木屋。
一共十八座木屋,但卻佔據了半個山頭,每一座木屋的大和規則乃至於方位都是由方銘親自來設定,誤差不允許超過一米。
因為,這些木屋的位置都是方銘經過認真挑選的,都是整個山頭龍脈之氣散發比較濃郁的地方,甚至,從果樹到水庫再到木屋,都符合一個風水局。
水庫的位置很特殊,恰好是位於兩座山頭的中間,山脈環抱,前面是如同階梯一樣的田地,一層比一層低,如果從遠遠看去,就好像是金鑾殿上前的臺階。
除了修建木屋的外,還有挖機正在挖路,從山底開始,大概五十米的路,如同兩條玉帶一樣在這些梯田的兩側,更像是金鑾殿臺階邊上的兩條斜帶。
這些工程都是同時開工,實話,這麼浩大的工程,兩百萬根本就不夠,不過好在的是,一般這類工程都不用全部現結,只要先給三分之一的工錢,剩下的三分之一等到完工後結算,而最後的三分之一則是到年底結算。
年底結付工程款,這對做工程的來是常事,雖然方銘的年紀不大,但因為給出的價格不低,所以那些承包的老闆也都是大爺了。
“老錢,這路就修到這裡就可以了,然後你在這中間弄一個停車場,就按照這張圖紙來修建。”
方銘把一張圖紙交給了老錢,老錢是他找來的施工隊的工頭,兩條路包括停車場都交給老錢來弄,人是張建波給介紹的,而也許是看在張建波的面子上,整個施工都很正規,不存在偷工減料的地方。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方銘給的價格高,同樣的工程量比外面要多出了三分之一的報價,有這樣的價格,老錢也用不著偷工減料。
“秦老闆,其實可以直接修到水庫去的,也用不了多花幾個錢。”
“不用了,就到這裡就好了。”
方銘搖了搖頭,他不修建到水庫去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停車場按照他的設定是要修建成圓形的,類似於太極圖案,這個停車場在風水中承接著轉運作用,同時也是一個分水嶺。
氣乘風則散,界水為止。
這句話是所有風水師都知道的一句話,出自於郭璞的《葬經》,這話的意思很簡單,風可以讓氣流散,但如有有水的話便是可以保留住這氣,所以風水風水,風為上,水為界。
但方銘開了兩條路,就等於將原本的風水給破壞了,氣從水庫流出,順著這兩條路流失,所以方銘必須想出一個辦法補助。
這個辦法便是停車場,將停車場給修建成太極圖案,將龍脈之氣給倒轉回去,這停車場所承擔的作用就是阻攔龍脈之氣順著兩條路流散掉。
以水庫為中心,方銘不僅是要佈置一個風水局,而是要佈置好幾個風水局,因為他沒有實力佈置風水陣,只能是藉助風水局,局局相扣。
“秦老闆,這停車場中心用大理石……然後再弄一個噴泉,這成本可就不低了。”
老錢仔細看了眼這圖紙,臉上有著驚訝之色,在他看來,一個停車場不用這麼的複雜,就弄個水泥地,再稍微好點就弄點綠化就可以了。
“沒事,就按照我這圖紙上設計的就可以了。”
“那行,秦老闆怎麼我就怎麼弄。”
老錢點零頭,東家都這麼了,那他還有什麼好的,人家東家都不在意多花錢。
修建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弄好,保守估計也要兩個月。
而就在方銘在大舉開發的時候,另外一邊,龍興邦此刻也和高元洲正在商議著什麼。
“龍老,那年輕人已經是拿下了整個山頭的地了,為什麼龍老你不阻止呢,如果所有地都落在那年輕人手上,到時候我們要向再拿地,恐怕他會坐地起價。”
相比起高元洲的著急,龍興邦卻是老神在在,悠閒的品了一口後,道:“不急,如果對方是要錢的話,龍江集團不缺錢。”
龍興邦這話很有底氣,實際上他也確實是有這個資格這話,龍江集團作為省內大型企業,根深蒂固,光是在各市拿的地和開發的地產價值都接近千億,並不缺錢。
如果他真的要阻止的話,要搶奪土地,憑藉龍江集團的關係,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