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二,是一個好日子,滯留京城一個多月的韃靼使臣終於要回去了。
而和韃靼使臣一起回去的,乃是皇上嫡親的公主七公主顧怡。
吉時一到,七公主顧怡穿著大紅色的嫁衣,蓋著紅蓋頭,被宮女從原本的宮殿扶了出來。
穆清和也穿著紅色的喜服,在外面等候著,兩人先到了棲鳳宮給皇上和皇后請安,這個時候,各宮嬪妃也都在。
尤其是坐在下首的原貴妃,看著自家女兒這個樣子,差點又要落下淚來。
皇上也嘆了口氣,稍微交待了顧怡幾句便沒有再說什麼了。
這個這時候,恰好有太監進來,說吉時到了,該出門了。
眾人這才起身,一路送到了宮門口。
眼看著顧怡和穆清和兩人登車離開,原貴妃再也忍不住,哭了出來。
離別總是傷感的,更何況還是這種近乎永別的離開。
韃靼距離大梁的京城何止千里,來一次都要好幾個月,更何況顧怡是帶著大梁和韃靼永久和平相處的願望去的。
所以,除非哪天大梁能出兵把韃靼全部滅了,不然,她將一輩子都在那裡不會回來了。
便是她的丈夫穆清和死了,她也必須按照當地的習俗,繼續跟著他的兄弟或者兒子。
所以,這個時候,宮中之前和原貴妃有些齟齬的妃嬪也多了幾分傷感,忍不住出言安慰她。
使臣的隊伍蜿蜒而出,很快離開了皇宮,到了城門處。
沈時卿和顧離棠同程一騎,早已經等候在此。
穆清和本來騎著馬走在最前面的,看到顧離棠和沈時卿,眼神便冷漠了下來,不陰不陽的問道;“不知洛陽王殿下等候在此,有何貴幹?”
顧離棠沒有在意他的冷漠,反而帶著淺淺的微笑,聲音溫和:“本王知道五皇子今日離京,特來送別!”
他說到這裡的時候停了停,策馬往前走了兩步,靠近穆清和,又笑道“當日,本王的王妃被山匪擄走,幸得五皇子相救!”
“本王因此一直感激在心,只是,本王身無長物,沒有什麼可以回報的!”
“因此,藉此機會特意來提醒一二,以還報當日的恩情!”
他說到這裡的時候看向遠方,眸中帶著刺骨的寒意,如同極地凍雪,“此去路途遙遠,山高水長,五皇子嬌妻在懷,可也應該保持警惕!”
“畢竟,誰也不知道山匪什麼時候出沒呢!”
“五皇子貴為韃靼的皇子殿下,萬一不小心被膽大包天的山匪傷及了性命,可就不好了!”
穆清和聽到這明顯的威脅的話,心裡忍不住警惕,但是臉上卻絲毫不露,反而似笑非笑的看了眼顧離棠和沈時卿,這才說道:“洛陽王多心了,本王來的時候,一路平安,回去的時候自然也當如此!”
“再說,本王一向聽聞大梁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那路上又何來的山匪呢?”
顧離棠碰了個軟釘子,但是他卻一點也不在意,依然一臉微笑,君子端方,“本王只是來提醒五皇子一二,五皇子若是不信,那本王也就沒辦法了!”
他說完,也不理會穆清和,再次策馬向前,來到了裝飾華麗的馬車旁。
七公主顧怡早在隊伍停下來的時候就掀開簾子往外看了。
明明在平日裡都覺得很普通的景緻,這個時候,她卻覺得怎麼也看不夠。
因為她知道,這樣熱鬧而繁華的京城,在今天之後,就永遠的成為回憶了。
她一個人背井離鄉,遠嫁韃靼,從此再也見不到疼愛她的父皇和母后,從此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任性而張揚。
尋思到這裡,一向囂張跋扈的顧怡都忍不住落下淚來,她的雙眸裡含著化不開的憂愁,彷彿一夜之間長大,再也不是以前那不識愁滋味的高高在上的公主。
沈時卿坐在馬背上,靠在顧離棠的懷中,冷眼看著暗自垂淚的顧怡,明明這一切都是她一手設計的,可是她卻絲毫不覺得心軟!
大概是重活一世,她的心腸已經堅硬如磐石了吧!
只是,顧怡這一走,她們以後估計是再也見不到了,這樣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