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沈家有了王佳怡懷孕的喜事,所以沈家今年的新年過的格外熱鬧。
過完年,很快到了二月二的大日子,二月二又稱龍抬頭,這在整個大梁可都是大日子,所有的百姓都要聚集在一起,乞求風調雨順。
就是皇上也要在這一天帶領文武百官,在天壇祭祀,祈求新的一年,大梁能夠風調雨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沈家雖然不是農家,不用自己耕地,但是孫玉娘也是極為重視這個日子,每年的二月二,她都會去城外的萬安寺燒香拜佛,祈求沈家一家人能平安康樂!
不止是沈家,京城很多富貴人家二月二這天也會去萬安寺。
萬安寺就在京郊的雲霞山上,據說,萬安寺是看雲霞最美的地方,每到清晨或者傍晚,大片大片的雲彩漂浮於空中,形態各異,間或有太陽金輝灑落,極是美麗,雲霞山也是因此而得名。
至於萬安寺為什麼叫萬安寺,而不是雲霞寺,這沈時卿就不知道願意了!
不過萬安寺在整個大梁,那可都是極有名氣的,因為,萬安寺是皇家寺院,每年到了二月二的時候,不僅皇上要上天壇祭祀,便是太后,也會去萬安寺小住幾日,吃齋唸佛,以祈求這一年來,能國運安康,家人平順!
而沈家,因為王佳怡去年懷孕了,到現在已經懷孕四個月了,正好過了頭三個月,胎相已經穩固了,因此,孫玉娘便也放心的帶著她出了門。
二月二的一早,沈時卿,孫玉娘還有王佳怡便帶著丫鬟婆子上了馬車,一行人去了萬安寺。
馬車很快到了雲霞山腳下,寺廟在雲霞山的山頂,雲霞山雖然不算高,不是那種高聳入雲的陡峭山勢,但是去山上也沒有馬車可以通行的道路。
只有一節一節的石梯上去,普通人走上去,怎麼也得一個把時辰,要是走慢的一點的話,可能要一個半時辰了。
因為去萬安寺是去拜佛的,徒步爬上去,當然更顯得有誠意了。
沈時卿和孫玉娘往年的時候,都是在山腳下下馬車,馬車在附近沈家的莊子裡候著,而她們卻徒步走上去,去萬安寺住上一天,第二天再下來,正好到莊子裡用午飯,下午再回京。
但是今年不同,今年多了王佳怡,而且王佳怡還懷孕了,即便大夫也說了,這胎胎相穩固,但是孫玉娘還是不敢讓她走上去。
這石梯看起來不陡峭,但是要爬上一個時辰還是有些累的,若是王佳怡一個沒踩穩,跌倒了,那可就麻煩大了。
所以,孫玉娘今年僱了幾頂轎子。
因為萬安寺香火鼎盛,所以山下的人來往的也多,就有一些人在這附近開了些鋪子,茶館,酒樓,雖然都比較簡陋,但是每年到了人多的時候,也是一筆大生意。
而還有些人,便注意到一些貴女不敢拋頭露面,便做起來租賃轎子的生意,做了寫轎子,再僱幾個身強體壯的年輕人當轎伕,一天下來,也能賺不少錢。
孫玉娘讓人租了三頂轎子,一人一頂,銀錢也不算多,晃晃悠悠不到一個時辰,便上了山頂,來到了萬安寺的外面。
轎伕很快找了個空地停了下來,沈時卿下來的時候,看到不遠處還停了不少的空轎子,原來是這些轎伕上來之後會再等等,看有沒有要下去的,這樣也能賺上一筆錢。
孫玉娘走在前面,沈時卿扶著王佳怡跟在後面,幾人進了寺院。
萬安寺佔地面積很大,寺廟裡面,樓閣林立,僧人眾多。
沈時卿三人一進去,就有小沙彌迎接了上來,帶著她們去了大殿,大殿有僧人在那裡講經!
沈時卿陪著孫玉娘和王佳怡在那裡聽了一段,發現說的玄之又玄,她有些聽不懂。
孫玉娘卻還在虔誠的聽著,沈時卿聽了一段之後,便站了起來,準備出去走走。
王佳怡便她站起來了,便也跟著站了起來,低聲問道:“小妹,你是不是想出去?”
“嫂子,你也要出去嗎?”沈時卿愣了愣。
現在,王佳怡嫁入沈家也幾個月了,又懷了孕,這幾個月在沈家也安分守己,侍奉公婆,便是沈時卿一開始對王佳怡有所防備,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沈時卿對她的偏見也正在慢慢的消失。
不管王允之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是王佳怡真的是個性格爽利,善良又孝順的姑娘。
她嫁過來之後,雷打不動的每天早上去給孫玉娘請安,知道孫玉娘肩膀總是痛,她就特意和大夫學了推拿的法子,每天給孫玉娘推拿一刻鐘左右。
便是懷孕了之後,她也每天過去監督著孫玉娘身邊的丫環婆子給她推拿。
還有對沈時卿也格外上心,每天在府內,沒什麼事情的時候,便說話談心,下棋繡花,不說別的,便是王佳怡那一手繡工,沈時卿便是拍馬都趕不上。
人心都是肉長的,王佳怡這麼善良又溫和的姑娘,到底讓孫玉娘和沈時卿放下了偏見,接納了她。
沈時卿如今也是真心把她當嫂子看的,不再把她和王允之綁在一起,而是真心的希望她能跟哥哥好好過一輩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