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第二天,皇上就派人去找地震的源頭,周玉的手下也來想報,受災的地方是牛家村和李家村,受災的人們都被暫時安置在附近的村莊。
緊接著就是派駐守軍隊過去,該滅火的滅火,該維護治安的維護治安。
周玉和牛二妞也在第三天的一大早也去了郡都,和郡都的郡守一起來到了受災最重的牛家村。
場面一片狼藉,村莊被燒燬,農田被灰塵掩蓋,『插』在田地裡的麥苗盡毀,百姓們流離失所。到處都是哭聲,喊聲,慘不忍睹。
看著眼前很熟悉的故鄉便了樣子,牛二妞也流下了同情的淚水。
“玉哥哥,軍隊裡應該有軍用的帳篷,讓無家可歸的人們暫時住在裡面吧,若是不夠,就找太子要,讓他找人趕緊做,另外,多派點御醫和大夫來,讓這些受傷的人們儘快得到治療。再者,讓人弄幾個粥棚,郡都衙門的糧食先運來一些,讓這些人吃飽飯先,還有乾淨的水,最後,最好是把這塊受災賑災的地方封鎖起來,不要隨便的讓人進出,大災後有大疫,我們要防止疾病傳入其他地方。”
牛二妞思路清晰,給周玉說著賑災的情況。
說實話,周玉也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個情況,所以,皇上還特地派了兩個老大臣,來協助周玉處理此事。
聽到牛二妞這麼說,這兩個大臣紛紛表示贊同,錢士儒現在是監察御史了,也算是比較瞭解潞水鎮的情況,是皇上派過來的兩個大臣之一,另外一個就是蘇丞相。
錢士儒從來就沒有小看過牛二妞,聽到牛二妞這麼說很是贊同,蘇丞相倒是有些懷疑,但是牛二妞說的很有道理,調理清晰,隨即便贊同了。
於是就在潞水鎮的外面荒山處,離李家村也不遠,離牛家村也不遠的地方,紮起帳篷,安撫受災的老百姓。
只是潞水鎮的大門緊閉,沒有周玉和程都督的命令都不準隨意的外出。
而賑災的總部就設立在潞水鎮內。
死的人不少,兩個村子加起來有七八百人,活著的人也不少,李家村的里長死了,沒有村裡的名冊,只好派人重新建立。
牛家村的里長牛仁貴當時不在牛家村,而在二兒子的家中,見到家裡受災趕緊回來處理事情,雖然東西都燒沒了,但是牛仁貴的記『性』好呀,牛家村上上下下兩千多口,他基本上都能記得大概,都是一個族譜上的人,就是誰家的媳『婦』和女兒有點記不太清。
死的人不多,是因為地震的時候,都在田地裡農忙,見到紅『色』的大火過來,都跑了,燒死的要不就是守在家裡的老人和孩子,要不就是跑不快的,被煙嗆死的。
雖說牛二妞已經從牛家除名了,這個時候,牛二妞還是想知道王氏他們到底怎樣了?
只是這個時候百姓們人心惶惶,哭聲震天,確實不太好找。
很快,半個月過去了,火被滅了,到處都是菸灰,若不是夏天,帳篷都不夠用了,大夫也忙的昏天地暗的,郡都的糧食也都快要見底了,皇上的賑災的用品也用的差不多了。
再多也實在是沒有了,牛二妞就想到了募捐。
“募捐?什麼意思?”周玉和錢士儒一起問道。
牛二妞解釋道:“兩個村子需要重建,光靠朝廷的撥款顯然是不夠的,再說除了兩個村子受災比較嚴重外,其他的地方也有災情,田地被毀,那些百姓需要銀子重建家園,這可是一大筆銀子。百姓們沒錢,就會生『亂』,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們重新開始。”
“募捐就是讓京都的有錢人都行動起來,有錢的捐錢,有糧的捐糧,捐個受災的百姓手中,讓他們重建家園。”
錢士儒問道:“這不是給世家貴族們要錢嘛!他們能給嗎?再說,若是他們給多了,不就顯得他們有錢,皇上要是知道了,能放過他們嘛!”
錢士儒所考慮的也是,世家有錢也是藏著掖著,恐怕皇上知道給他們要,更別說現在讓他們募捐了,更是不太可能。
蘇丞相也搖頭:“讓大臣們捐款,有點不太可能,除非能從皇上那裡得到一些好處才行。”
牛二妞慷慨激昂的說:“他們為什麼不能捐款,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個時候就是看人『性』最好的時候,平時那些世家貴族滿口的仁義道德,匡扶正義,關鍵的時候怎麼一個個都成了縮頭烏龜,這還需要什麼好處,大不了讓皇上給他們頒個獎牌掛在門庭,慈善之家,善良之輩什麼的,可若是這樣做了,而他們捐的又少,豈不是成了沽名釣譽之輩了。”
“說的好!本王也覺得那些世家是沽名釣譽之輩,守著世家的名號,卻不行慈善之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錯,這才是真正有胸懷,有氣度的人所說的話。蘇丞相,你老了,連個小姑娘都不如了。”翼王周桓大踏步進來,他的封地也受點災,只是受災的地方不大,他都已經安置妥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