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瞬即逝,轉眼兩年的時間過去了。
牛二妞也從十一歲的小姑娘,變成了十三歲,即將談婚論嫁的少女了。
周允浩和周玉也都變成了翩翩少年郎,都到了要娶親的年齡。
而馬上就要二十歲的周允浩,就要回京都成親了。
周玉的選親也緊鑼密鼓的進行著,雖然人不在郡都,可越王妃還是廣發英雄帖,召集各大世家的女子,不停的召開什麼賞花會,茶話會等,著急要把周玉的親事掌握在自己手裡。
只有牛二妞雖然已經十三了,但對自己的終身大事似乎一點都不著急,反倒是每到一處,掙錢的點子都沒停過。
一路走來,除了喜洋洋火鍋店,喜洋洋酒樓,若不是周玉使勁攔著,怕是青樓牛二妞也想涉足。
每到一處,掙的錢都會用來買地,買房子,買莊園,周允浩笑稱大週三分之一的面積都要被牛二妞買完了。
不過,這都是在小打小鬧,牛二妞最大的手筆就是在華公主的封地,買了一座山,和靠著山的一千多畝良田,以及附近的一個莊園。
在這裡,牛二妞到處走訪,實地勘察,又根據現代的經驗,終於研究出一年兩熟的小麥,和如何增加水稻的產量。
這個時代的小麥是一年一熟,春天種下,秋天收成,其中跟土地不肥沃,種子長的慢有很大的關係。
但是在華都,有的小麥長的就會很快,基本春天種,夏天就可以收,夏天再重,秋天就可以收,只是這邊的土地更加的肥沃。
還有水稻,越王這邊土地比較硬,水稻不太好重,高粱則是重要的農產,可牛二妞記得,即便是中原地區,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可以種水稻。
關鍵還是看水利。
周允浩和周玉把大周的地圖拿出來研究。
大周的西部都是山,東邊是海,有兩條大的河流從大周穿過,最南邊一條清龍江是大周和南邊梁國的分界線,再有一條就是穿過越王封地的潞水河。
“你看,青龍江的水勢最大,所以華郡的水就比較多,若是我們修一條運河,把青龍江的水引到京都,一直到漠北,這樣運河周邊的田地就會變成良田,只是工程比較浩大,以目前國庫的銀子,怕是修不了這麼長的河。”
周允浩看著地圖分析道。
牛二妞看了一會兒說:“那不如把大周境內的河都連起來,這樣工程就小了,但要在河水的兩岸修建堤壩,下雨的時候萬一澇了怎麼辦?”
周玉讚賞的瞅了牛二妞一眼:“我們可以分段而建,最後再串聯起來。”
有了設計的方案,周允浩決定可以試試,只是還沒有開始修河之前,怎樣把種植小麥和水稻的技術擴充套件開?
牛二妞笑了:“技術寫成書,種子運過去,既然是朝廷要大力推廣,就要捨棄一部分利益,三年不收賦稅就好了,等老百姓知道種植這些糧食的好處,當然就推廣了。只是選擇的土地,可要說明白,臨水的地方可以種水稻,其他地方是種不了的。”
周玉搖搖頭:“不行,老百姓們讀書識字的人很少,你寫成書他們也看不懂。”
牛二妞靈機一動:“那就畫成畫,圖文並茂,免費送給買這些種子的人。”
水稻的推廣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這些只能等周允浩回到京都重新安排。
三月桃花開
一身男裝的牛二妞站在船頭,遙看岸邊的嫩綠,好一頓感慨:“那年我們來的時候,繞的是山,還遇到了山賊,如今我們回來了,走的是水路,沒想到兩岸的景『色』這麼美。我的桃花園雖然也很美,究竟是不能帶走的。”
周玉與牛二妞並肩而戰:“若是想就在京都也弄一片桃花園,不也一樣。”
牛二妞皺了皺秀眉:“不知道京都的園子是不是比這裡貴,恐怕我買不起呀!”
周允浩揹著手也來到船頭,聽牛二妞哭窮,噗嗤便笑了:“你手上的銀子,都能買京都的一半地方了,還說買不起。”
牛二妞嘟著小嘴,瞪周允浩:“京都都是有錢有勢人的地方,你當我出錢,他們就願意賣嗎?真是的,我都說了錢不是萬能了啦!”
周允浩哈哈大笑,認輸道:“好好,你說的都對,大不了回去我把我的莊園賣給你一座,讓你種桃花好吧!”
牛二妞生氣的撇了周允浩一眼:“我願意,皇上還不願意那,皇家的東西能用來買賣嗎?你真當我什麼都不知道呀!”
確實,跟著周允浩和周玉巡遊的兩年,牛二妞到底見識了什麼叫權勢,雖然牛二妞心裡並沒有當回事,但有些規則她還是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