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第二次奠基,信念的豎立和激烈的戰鬥後,沐恩終於在饒了一個大彎後走上了正確的成長道路,然後他的技能紛紛開始突破更高的層次了。
比如說‘雙武器戰鬥’,直接晉級成了‘完美雙武器戰鬥’,雖然僅僅多了兩個字首字,但卻是天和地的區別。
‘雙武器戰鬥’作為基礎技能是有很多修煉方向的,比如說專注於兩把武器的配合,可以以此為基礎走‘連環劍術’的路子。比如說專注於精準,可以修行‘疊浪斬’這種精準到攻擊一點,從而增加攻擊力的劍術,再比如說沐恩之前選擇的,兩把劍術走兩個風格,正奇相合,卻又防不勝防,詭異絕倫。
當然,如果真的感覺天賦足夠駕馭,其實並不需要刻意的去選擇風格,而是僅僅專注於本身,直至將技能推到‘奧義’後,就可以修煉‘完美雙武器戰鬥’。
也就只有到了這種程度雙武器使用,才能更完美的操控身體內的力量,並保證身體內的力量能彙聚,且分化成兩股,卻又不至於紊亂,並以此推動了兩個不同的強力技能同時使用。
不過,他畢竟掌握還不久,所以,螳螂王在拖延時間,他也在拖延,在蓄勢,在聚力,在調整,在分流,並藉著言語的擾亂,同時使用了‘蘊藍弦月’和‘銀光落刃’兩種高階戰鬥技能。
‘蘊藍弦月’且不說它,那‘銀光落刃’才是真正的殺招,作為沐恩掌握的第二個劍聖職業技能,它已經不同於提氣斬那般只是基礎,而是真正擁有能夠洞穿一切的可怕威能,也是另一個劍聖技能‘無雙戰劍’的前置。
當然,它也就是陶展口中,修仙者中劍修的看家本領之一,遊劍成絲。
好吧,沐恩並不瞭解劍修的修煉方式,他也只能認為殊途同歸,即使世界不一樣,發展的道路有區別,但終歸會走到一條路上,有相似之處。
一個照面就斬殺先天大妖螳螂王,沐恩表示很痛快,這是對他戰力爆發的最佳體現。
進入天宮之內,沐恩最明顯的感覺就是那久遠之前的戰鬥似乎更加激烈了幾分,到處都是紅牆金瓦的廢墟,到處都是屍骸遍地,到處都是大能戰鬥的痕跡。
比如說一處宮殿處半邊倒塌處居然凹陷出手掌的形狀,沐恩前進帶起的狂風拂去塵埃,甚至能夠看到如同螺旋般的掌紋,只不過即使那一根手指的痕跡,都比他的整個人要大很多。
不過,或許是當年的戰鬥破壞的很幹脆,或許是時間讓某些危險歸於平淡,或者是夜帝令牌的許可權讓很多禁制消失無形,又或者是沐恩謹慎的避開了很多讓他有危機感的地帶。
總之,天宮內雖然比廢墟還要荒蕪,比靜室還安靜,但沐恩前進的很順利,僅僅十多分鐘的功夫,他已經深入邁入了第四階梯。
然後,就在他準備一鼓作氣沖到目的地時,他就和另一隻跟上來的先天妖怪——地行王撞上了。
接著,他頭疼了。
常人說起妖怪其實更多的對於那些妖怪的統稱,沐恩原本也是如此以為,但在陶展的解說中,妖和怪可以說是兩條道路。
在久遠之前,有聖人出世,教化天下,雖然秉承的原則是有教無類,山川草木,走獸遊魚,飛禽昆蟲,山精鬼怪,只要是能開智慧,懂道理,就能修煉。
最初,獸類在修煉時,大都是汲取天地靈氣強化自身,並深度開發自身的本命神通,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四方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他們依仗著本身的軀體就已經可以支撐天地,不老不死的地步,幾乎無所畏懼。
此種修煉方法可以稱為‘怪’這一條路,化妖攻城時,沐恩遇到的那種巨型化妖,也屬於此類。
但缺憾是他們永久無法化形,雖然形態可怕,卻也同樣笨拙不堪。
然後,不可否認的一件事情是——聖人雖然教化天下,卻是以人類的形態出世的。
人類或許弱小,但天生靈慧,智慧通達,身體經脈繁複卻又最適合修煉,所有就有獸類開始謀求轉化為人類之軀修煉,由此就有了化形訣。
由此,就有了山精鬼怪,走獸飛禽化而為人型,修煉得道。
此種修煉可以稱為‘妖’,他們雖然失去了先天強壯的身軀,天賦神通也較弱,卻也更適合修煉各種神通法訣。
當然,對於人類而言,無論是妖,還是怪,其實都是同源,所以被統稱為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