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城市的建立無論什麼原因,必然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和軍隊守護,否則最初始的魔獸攻城就足以讓建立者的全部努力都化為泡影。
然而,黑白之城卻是有些特殊。
作為依託於黑白教院發展起來的城市,剛開始時,這裡只是一個自發的聚集地,混亂且沒有統一的政權,當教院將目光投入這裡時,這裡已經有了城市的規模和人口,但卻沒有相應的管理者和法律。
一個特殊位置的城市所帶來的利益,已經足夠讓教院出手了,到了這時,黑白之城才開始擁有其他城市必然有的市政廳,司法機構和護衛軍隊。
當然,作為一座由黑白教院庇護的城市,這裡是這個世界極少有的,沒有經歷過魔獸攻城的城市。
由此,也發展出了遠遠不同於尋常城市的特點——沒有城牆!
作為地球來客,沐恩其實很明白,對於一個以商業發達著稱,人口極多,且流動性極強的城市而言,沒有城牆並不是壞事,因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規律決定了當中心繁華到一定程度時,要向四周擴充套件,而城牆其實就是一種有型的界限和阻礙。
這也是黑白之城居民們最自豪的一件事情,沒有城牆,沒有護城河,對他們而言,就好像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閃亮點,足以蔑視其他城市的光芒之處。
這足以讓他們榮耀和驕傲!
建立在黑白教院的恐怖實力上,這不是不可以。只不過,如果碰到教院都撓頭的時刻,比如即將到來的八月人魚浪潮,這自豪之處又成了它最大的弱點——沒有城牆,代表著無險可守。
也就是說原本的守城戰,變成了只得玩命的巷戰。
黑白之城有自己的軍隊,兩千人左右的巡邏軍,依靠著教院的存在,招收的戰士實力並不算弱。
但也同樣的是也因為教院的存在,軍隊平時都大是維持下秩序,調節糾紛的作用,真正殘酷的戰爭場面,那是一次都沒有經歷過。
在往年經歷人魚浪潮時,教院採用‘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政策,直接將海獸給推到了外海,黑白之城的居民乃至於軍隊,甚至可以帶著食物,坐在海邊,談笑間,遠遠的眺望海天一線間的瑰麗壯闊的戰鬥景象。
就好比沐恩在那個世界上,人們總是喜歡觀看一年一度的錢塘江大潮一般,那攝人心魄的壯麗足以讓他們吹噓很久,哪怕為此都會死上好幾個人。
但如果海獸沒有了教院的阻攔,就好比大潮沒有了堤壩的守護,那麼結果已經上升到了災難的級別。
自然有哪些抵觸教院政策,誓死不願意搬遷的居民,但反過來說,能夠在黑白之城生存的人都不是傻子,各有各的渠道得來的訊息,在加上教院的反應,市政廳的各種安排,軍隊的頻繁出動,已經讓很多人認識到這事情的嚴重性。
可黑白之城真的是寸土寸金的地方,無緣無故的放棄各類資産,損失慘重的幾乎和割肉一般。來自於各個階層,各個團體的代表幾乎將市政廳給擠爆了,可市政廳的管理者呢?
他們其實比普通的居民更加慌張!
黑白之院的市政廳聽命於教院,自然,這些管理者大都和教院有著千絲萬縷的訊息,普通人都能打聽到的訊息,他們自然知道的更加詳盡。
所以,他們更清楚這次戰爭,教院是何等的重視,戰前的準備是何等緊張,就這一點,已經說明瞭一切。
所以,藉著人民的上訪,軍隊的無力和防守上的天然劣勢等等緣由,市政廳幾乎每天都無數次的向教院發出求救信,以至於,教院的上層幾乎被煩死,可偏偏還不能不管不顧,畢竟,兩者早就是一體,利益牽扯更深。
最後,相對任務較輕的‘水上軍團’的戰士們,進駐了黑白之城,而沐恩所屬的小隊,也在其中。
黑白之城的所在地,有些像是維庫大陸延伸出去的一角,一個凸起的半島,也是一個優良的深水港口,地勢為北高南低。
尤其是東北角的這一塊,更是深深的刺入內海,再加上地勢極高,自上面眺望而去,整個教院都似乎觸手可及。
似乎只要是智慧生命都喜歡居高臨下的感覺,這一段,就是整個黑白之城最奢華的建築區,兩邊的房屋或圓潤,或大氣,或美觀,或威嚴,充斥了各種時期建築的精華,無處不顯示著高階和奢華。
事實上,如果說黑白之院的那個訓導者莊園區代表著巔峰的權勢和力量,那麼這裡則訴說著高貴和華麗,那些大人物們,無不以在這裡擁有一所屬於自己的住宅而自豪。
而這裡,也就是沐恩,以及沐恩所在的小隊駐守的地方。
七月的最後幾天,沐恩等十人就被派遣到了這裡,在隊長二階塔盾守護者雷恩的帶領下,熟悉這裡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拐角,每一處斜坡,每一處阻礙。
巷戰之中,這種地理上的熟悉所帶來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也是每一次活命的關鍵。甚至,經驗豐富的雷恩帶領著他們開闢出了數個零時性的避難所,並儲存了足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