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紛紛湧向河神廟,手中捧著更多供品和香火,虔誠跪拜,誦經祈福。
日日供奉香火,想要以此平息“河神”的怒火。
然而昔日平靜安寧的生活已經隨著這場暴雨被徹底打亂了。
伊水河變得時而平靜,時而洶湧,漁民苦不堪言。
天氣時好時壞,早上還陽光明媚,下午忽然變得烏雲密佈,一場大雨說下就下,毫無徵兆。
反複無常的天氣,莊稼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差。
作為重要運輸通道的伊水河也漸漸沒落了。
失去收入來源的伊水鄉又回到了六十年前的模樣,從江南最繁華的水鄉變回了窮鄉僻壤,貧瘠之地。
“我們到底如何才能平息河神的怒火?”
他們用盡辦法,仍然沒能挽回這一切,始終覺得是因為河神發怒,不願再保佑他們伊水鄉。
事情的轉折是一天月圓之夜,本該是明月高懸、天空澄澈的好天氣,風雲突變,下起了暴雨。
百姓們早已習慣反複無常的天氣,可他們還是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
所有人沖向河神廟,試圖得到河神庇護。
偏偏就在這時,聽見伊水河傳來吶喊:“有人落水了!”
不少百姓來到河堤邊,想要搭把手,可河水湍急,失足掉入河中的小女孩很快就被河水吞噬。
令人奇怪的是,就在這一刻,天空的烏雲突然消散,暴雨驟停,狂風漸漸平息,天空又恢複了平靜。
此時圓月高懸,月色清輝灑滿大地,一點都不像方才疾風驟雨的模樣。
“雨停了?”
所有人往小女孩被淹沒的方向看去。
他們終於明白了,要如何才能平息河神的怒火。
那日之後,每當月圓之夜,伊水鄉的百姓們就會挑選無辜的女子作為祭品獻給河神,以此來平息河神的怒火,換來風調雨順。
所以這就能解釋得通,為什麼夏遇雪會看到伊水河底下,屍體堆積如山。
也能解釋為何伊水鄉不喜外鄉人,提到“河神”時諱莫如深。
是因為整個伊水鄉都是殺人兇手,他們在用活人供養“河神”。
伊水鄉百姓的所作所為,茶館老闆無法茍同。
“這不是我信仰的神明!”
他無法忘記,當他提出異議時,其他人看他的眼神。
像是在把他當作異族人來看,隨時都會撲上來將他撕碎。
他害怕下一個被獻祭的人會是自己,所以他默默地閉上了嘴,跟著百姓們一起虔誠跪拜,背地裡卻是在暗中調查關於“河神”的真相。
他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摸到一點線索。
六十年前的沉河,八年前的暴雨,都與麗娘息息相關。
所以在一次月圓之夜,祭祀大典結束後,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回家緊閉大門,而是悄悄躲在暗處,留意伊水河有何異樣。
而他也終於看到了他想要的真相。
一個身著紅色嫁衣,流著血淚的女子,坐在石橋上靜靜地看著他,臉上露出一抹詭異的微笑:
“旭郎,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