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宜住的閣樓就在蘇州河旁,小舟來來往往在小河道穿行,她每每都坐在閣樓上,一望就是大半日。等到和瑛出聲喚她用飯,才會進門去。
她不能急,只能等著。
四月一,姜折第二回踏入館子裡。
那位王婆子認得她,一路笑臉相迎,將人引到了相宜的房門前。
“您隨我來。”王婆子弓著腰,朝裡面叩門。
開門的是和瑛。
下一秒,和瑛被王婆子一把拽出來,“別那麼沒規矩,快出來!”
她的思維裡,小相宜的第一夜就該來了,不該有人打擾。
“姜小姐啊,相宜姑娘就在裡面,您請。若是有事,便按一按床頭的響鈴就好,下面人會送熱水上來。”王婆子還是堆著笑,手把著門,“只是......”
姜折瞧出她還有話說,耐心等了等。
王婆子深吸一口氣,“老婆子逾越了。相宜啊...她年紀小,還什麼都不懂的,勞您多疼她了......”
姜折這般一聽,也明白了王婆子言下之意。
雖是比大了屋子裡那位幾歲,臉皮還是薄,臉上漸漸飄上緋紅。
姜折只能回:“知道了。”
許是語氣平淡,王婆子面上擔憂的神色更重了。見狀,姜折掩住口鼻,輕咳一聲,重新道:“您安心,我會照顧她的。”
這照顧二字,用的巧妙。讓王婆咧開嘴,歡歡喜喜的帶著和瑛離開了。
姜折進了屋子,順手將門關了起來。
相宜抱著琵琶還在閣樓上。
不知為何,姜折從屋裡瞧著相宜,竟笑了出來。
一個多月前自己的交代看來是對的了。讓館子裡的人不要隨意的打擾她,她即便一天到晚抱著琵琶,也能明白一些意趣的。多付了兩塊銀元,不虧。
這樣的姑娘,怎麼就入了秦館呢......
在這裡的姜家,家底厚,祖上在前朝的前朝任過丞相。也不是什麼清正的好官,底子厚的殷實。家中如今六個孩子,姜折投胎投的不錯,趕上了最後一個。
姜家的六小姐,瞞著家裡,在秦館養了個小姑娘。
姜折想到這裡,笑意隱了下去。
這事,不好讓家裡人知道。又是亂世,又重聲譽,百年的家族哪能不在意這些。就算剪掉了辮子,家裡從內到外還是一身封建氣。姜折瞧不上。
閣樓上的相宜察覺到了身後的目光,抱著琵琶轉過身來。
兩人不遠不近的四目相對。
空氣中的濕氣很重,眼前的人像是蒙著一層霧氣。讓相宜覺著如夢似幻,太不真實。姜折有很好看的眉眼,不同於館子裡其他女人都有的柳葉眉。姜折的眉毛平平順順的,柔和又好看。
還有那雙眼睛,明明很是溫柔,這溫柔卻不達眼底。
這一眼,相宜竟會覺著,姜小姐......不屬於蘇州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