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告捷的第二日早朝時,晉元帝數次點名誇贊三皇子。盡管這事在西晉朝廷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此前三皇子殿下身上並無功勳,完全是依仗著晉元帝的喜歡才得到這麼多榮耀,相比之下那大皇子反而更有底氣。但這次,三皇子的英勇已經很好的顯現出來,有不少大臣甚至猜測這是晉元帝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立儲君的理由。。
只見蘇翎辰接過手中的禦旨,謝過父皇。並十分威嚴的說:“兒臣這次親自出徵,完全是出於責任罷了。兒臣是西晉國的皇子,本應該就保家衛國,此前皇兄在政治國事上頗有建樹,已經做了兒臣最好的榜樣,兒臣乃是父皇的嫡子,又怎麼甘於落人之後。這次大戰獲勝,權當是作為一個禮物,就當謝過父皇的養育之恩,謝過西晉百姓的恩德了。”
一番話說得委婉又謙遜。
皇帝也對蘇翎辰的性格略知一二,只要他的品性。他雖然不在乎功名利益,可又不是個傻子,送到手的賞賜肯定不會推脫。這次推脫自己的賞賜,一定是另有所謀。
而且,他已經猜到一二。
晉元帝打心眼裡是欣賞和喜歡這個兒子的,對他相當看好。穩重如山,有廣闊的心胸和氣概。即可以心狠手辣,又可以慷慨大方,一切都以對國家的利益為先,不失本分。
這是個做儲君的好料子,比大兒子更有天賦,並且也更有資本,畢竟他可是正兒八經的嫡子啊!張氏乃是名門之後,幾代英才,最重要的是不像其他幾大家族一樣沾染了所謂擷芳閣的血統。
可惜他答應過那位早逝的結發妻子,不給予這個小兒子皇位,只讓他一生過著閑散自由的生活,尋覓一位良人,瀟瀟灑灑歡樂終老。
皇帝這個位置看似榮光,期間的苦楚和寂寞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
還好,這個小兒子從來也不想做皇帝,倒是他那位長子頗有野心和城府,雖然天賦和血統不如小兒子,但貴在吃苦好學,加以調教來日必將有所成。
最重要的是,他的長子性情仁厚,雖然有些男兒的剛強好勝心,但登基後絕對不會危害兄弟。這是西晉帝從小培養出來的品性,他很放心將皇位交給長子。
皇上接著又說:“辰兒,你的年紀不小了,如今又有功勳在身,你那位訂了親的姑娘……朕記得太蔔算秋日方有好日子,如今這婚事也該操辦起來了。”
自己的父親終於開口了,蘇翎辰心裡暗暗的笑著。
這也是他想要的賞賜。
“父皇不愧是明察秋毫的千古明君,這樣便猜出了兒臣想要的賞賜。我與擷芳郡主兩個人兩情相悅,還多虧了父皇在其中引線,方能成就這段佳緣。”
蘇翎辰抬頭望了眼皇上,皇帝示意蘇翎辰接著說下去。
“擷芳郡主乃是我西晉國的第一美人,擁有世間最美的容顏,精通詩賦書畫,能歌善舞,才華輩出。兒臣認為,她絕對會成為一個青史留名的三皇子妃。”
晉元帝當下便差人操辦了這門婚事,他也希望早日看到兒子成家。蘇梓煙這個丫頭,擁有非凡的能力,才華非常的突出,不僅擁有漂亮的容顏,還擁有非凡的氣魄。擷芳閣並不是一般的青樓,它絕對效忠於自己,蘇梓煙又繼承了白曼的衣缽,將來一定會和兒子和西晉國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自己兒子的眼光,就當是對他的賞賜,成就一段佳緣,豈不妙哉?
兩人的婚事定在十月末。
蘇翎辰回到三皇子府邸,得到父親的準許後,婚事確定了,心情大悅。他現在只想見到蘇梓煙,親口告訴她,父親已經將他們的婚事徹底定下來了。
當然,這事情無需等到他去說,宮裡自然啊會派人將婚期送到擷芳閣。
蘇梓煙聽後也十分的高興,和自己心愛的男子結婚,自己不是天下第一美事嘛。高興之餘自然帶著些羞澀,她沒有長輩,按照禮數無法進行,晉元帝又逼著沐國公認了她做幹女兒——聽說這事情還是沐國公自己去宮裡要求的,說什麼老來無女,只有三個兒子未免鬧騰,梓煙又與小兒子關系密切,一家子相處必定融洽。
晉元帝很快就答應了,當然不是因為上面那些原因——他也不相信沐國公是因為那些原因才提出這樣的請求。他相信,沐國公之所以著急的想要認下梓煙,一定是因為她長得很像他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也就是華陽長公主吧。
時間便這麼輕松的過去了。
大歷十八年,十月,金秋,蘇梓煙剛滿十八歲,兩個人的婚事操辦的很順利,婚期也如期而至。兩個人得到了大家的祝福,西晉國舉國歡喜,皇上大赦天下,親自做了主婚人,各個皇室貴胄齊聚一堂,正是千年難遇的盛典。
大皇子蘇翎鉞還酸酸的跟兩個新人說,以往西晉國,在父親這個朝代還從來沒有辦過皇子的婚慶,如今他們成了第一對自然要熱鬧些,等到他自己的時候大家就習以為常了,讓他們兩個得了便宜。
蘇梓煙便調笑他道,那還不快些娶了安綰回家?弄得兩個人都不好意思起來。
全國的百姓都祝福兩人的愛情,婚禮持續了整整半年,一直到年節過去的時候方才慢慢休整。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婚禮上,大家都其樂融融,兩個人互相真摯的望著對方。
這便是最幸福的時刻了吧。
將自己的一生許諾給自己最愛的人,從此攜手浪跡天涯,白頭偕老。
婚禮結束後,忙完了一切事物,送走了皇帝、國公爺和所有外來賓客,包括那些個鬧洞房的人,兩人都很累了。蘇翎辰這一天很是開心,娶到了自己心愛的女子。在酒宴上喝的暢快淋漓,辦完事情之後,他有些喝醉了,但是他的意識還是比較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