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迷霧
在站臺自殺案件以那樣的方式結束後,顧馨瀾和蕭晟樂迅速投身於新的案件。此次是一起因經濟糾紛引發的命案,員工李勝力在過激狀態下殺害老闆,致其當場喪命。
案件發生在一座略顯陳舊的寫字樓內,死者陳輝是一家小型貿易公司的老闆,犯罪嫌疑人李勝力則是他的員工。據初步調查,李勝力一直堅稱陳輝長期拖欠自己的工資與業務提成,多次索要無果,矛盾不斷激化,最終釀成這一悲劇。
檢察院接到案件通知後,蕭晟樂和顧馨瀾立刻與警方對接,負責此事的是警局人稱黃隊的黃宏。黃宏經驗豐富,面板黝黑,眼神銳利,多年刑偵工作賦予他幹練沉穩的氣質。
在警局會議室,黃隊向二人詳細介紹案件情況:“案發當日,寫字樓監控顯示,李勝力徑直走進陳輝辦公室,隨後兩人激烈爭吵。約十分鐘後,李勝力手持水果刀沖出來,身上沾滿血跡。同事們聞聲趕來,發現陳輝已倒在血泊中,沒了氣息。”說著,黃隊播放監控錄影。
顧馨瀾看著畫面,眉頭緊皺,詢問:“黃隊,現場還有其他有價值線索嗎?比如兇器指紋、腳印之類?”
黃隊點頭回應:“兇器水果刀上僅有李勝力指紋,現場腳印雜亂,但初步勘查未發現明顯外來腳印,基本排除第三人在場可能。另外,在陳輝辦公桌上發現一些檔案,與公司財務及員工薪資糾紛有關,我們正深入調查。”
蕭晟道:“目前看,李勝力嫌疑重大,但需深入瞭解經濟糾紛詳情,這對判定動機和量刑至關重要。”
回到檢察院,二人立刻投入緊張工作。顧馨瀾負責收集李勝力與陳輝經濟往來證據,聯系公司財務調取賬目記錄、工資發放明細,梳理二人聊天記錄、郵件往來,查詢薪資糾紛內容。
蕭晟樂則與黃隊保持緊密聯系,瞭解警方調查進展,從宏觀把控案件,思考法律定性與挑戰。
幾天後,顧馨瀾有了重要發現。公司賬目顯示,陳輝公司資金緊張,過去數月有幾筆大額款項去向不明,李勝力工資和提成確實未發放。聊天記錄中,李勝力多次言辭激烈索要薪資,陳輝總找理由推脫。
“蕭檢察官,您看。從這些證據能看出,李勝力作案動機充分。但陳輝那些去向不明的大額款項,會不會與案件有更深關聯?”顧馨瀾將資料遞給蕭晟樂。
蕭晟樂看著資料,沉思片刻:“馨瀾,這發現關鍵。不能因李勝力有動機就忽略其他因素。黃隊也在查陳輝公司財務,我們要加強溝通,弄清楚款項去向。”
與此同時,黃隊帶領的警方有了新發現。透過調查陳輝銀行賬戶流水,發現幾筆大額款項流向一個神秘賬戶,賬戶主人為王大橋,他與陳輝有多次商業往來。
黃隊告知蕭晟樂:“蕭檢察官,這王大橋很可疑。調查發現,他與陳輝生意上有分歧,近期關系緊張。這起命案或許不只是薪資糾紛,背後可能有複雜商業糾葛。”
蕭晟樂結束通話電話,將訊息告訴顧馨瀾:“看來案件比想象複雜。馨瀾,我們去李勝力那,瞭解他是否知曉王大橋以及二人商業糾葛。”
二人來到看守所見到李勝力,他神情憔悴,面露悔意。
蕭晟樂率先發問:“李勝力,你是否知道陳輝和一個叫王大橋的人有商業往來?”
李勝力愣了下,思索後回答:“王大橋?我好像聽陳老闆提過。有次去他辦公室,聽到他在電話裡和人爭吵,提到王大橋名字,好像因生意鬧得不愉快,具體不清楚。”
顧馨瀾接著問:“那在你殺害陳輝前,有無察覺他異常舉動?或聽到他與別人討論王大橋?”
李勝力搖頭:“當時一心只想拿回工資提成,沒注意這些。我知道沖動了,現在後悔也晚了……”
從看守所出來,二人陷入沉思。雖李勝力未提供關鍵線索,但王大橋這條線索很可能是突破口。
回到檢察院,顧馨瀾說:“蕭檢察官,看來要加大對王大橋的調查力度。”
蕭晟樂點頭:“沒錯,黃隊已在調查他的行蹤和經濟狀況,我們要緊密合作,盡快弄清王大橋與命案的關系。”
接下來幾天,檢察團隊與警方密切協作,深入調查王大橋。發現他近期資金周轉困難,與陳輝的商業合作存在諸多不規範,二人因利益分配不均矛盾嚴重。
隨著調查深入,案件真相似要浮出水面,卻又被更濃的迷霧籠罩。王大橋在命案中究竟扮演何種角色?李勝力過激殺人背後還有何隱情?這些問題等待著蕭晟樂和顧馨瀾去揭開。在此過程中,顧馨瀾也將在複雜案件中積累經驗,更深刻理解檢察工作維護公平正義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