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小姐,小心”,蕙兒扶著周頤清走下馬車,周遠道指著山間古剎介紹道:“這便是弘法寺了”。寺廟未曾修在山巔,選在山腳下,周圍綠樹環抱昨日傍晚剛下過小雨,此刻天已晴透了。時不時聽見幾聲鳥啼,身處其間廟宇的恢弘是實,清心淡泊也不虛。
此時,周遠道低聲吟了一句“秋高落葉黃,暮鶯啼轉天氣涼”。
“此句可是哥哥新作?”周頤清覺得此句甚悲,不知哥哥怎麼會突然有此感。“啊,突然有些感懷了,無事,我們進去吧。”
拜了拜各處的菩薩,周頤清一瞬間想起母親的玩笑話來:“這菩薩都是一處的,說不定我們拜拜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和地藏王菩薩聊天的時候會把我們事當玩笑論呢”。
那時周頤清年幼不懂只問了句:“那為什麼不把大家的願望彙集在一處,由菩薩們依著自己管轄的,一一去實現呢?”
葉萱被自己逗樂了,哈哈大笑起來,“你這孩子,真以為實現你願望的是菩薩吶,娘今日再教你一句:凡事不必向外求應向內求。”
周頤清反應了一會兒,“好,娘親我記下了。”
想到此處周頤清笑笑,若是向內求,那母親之前為父親求的平安符算什麼呢?後來周頤清知道了,這世間事不是向內求便有果的,人定勝天只是美好的期冀罷了。
參拜完各方菩薩,周頤清和周遠道一道打算往外走,蕙兒遮手跟周頤清低聲說了句,“小姐,這裡求簽最靈,今日正好是個機緣要不求一簽。”女兒家的小心思,蕙兒自然是希望周頤清求姻緣的,但又不想周遠道知道。
“哥哥,這裡求簽很靈,要不試試?”周遠道對周頤清一向是有求必應,帶著人往求簽處去了,今日廟裡人不多,稍等了下便排到了周頤清,周遠道本不想求,但耐不住周頤清軟磨硬泡地撒嬌,最後也求了一簽。
“師父,此簽何解啊?”周遠道拿著自己和周頤清的簽求問方丈,“不知哪一簽是小姐的?”
周遠道伸出左手所持,方丈伸手接過,“勞君問我心中事,此意偏宜說向公。一片靈臺明似鏡,恰如明月正當空。此乃觀音簽文第九簽,大吉啊。”還沒等方丈說完,周頤清便喜得抱住了蕙兒,方丈接著說:“此簽為皎月當空之象,抽中此簽者諸事皆吉,心中所想皆可實現,若偶遇波折也都可一一化解,此簽象徵清明正直,想必小姐定是那空中皎月無私心雜念,如此便能解厄制化,覓得良人。”
此卦頗好,周頤清也不忘了哥哥的簽,“大師,我兄長這簽怎麼解呢?”大師正要開口,周遠道便以還未給父母親求平安符為由,支走了周頤清,讓她和蕙兒去求了。
看著周頤清離去,周遠道才開口,“師父,這第五十二簽我是知道的,還請師父解惑”,那第五十二簽為:水中捉月費功夫,費盡功夫卻又無。莫信閑言並浪論,枉拋心力也難圖。
方丈嘆了一口氣,“施主既然知道,想必其中意思也是瞭解的,眼前事不過是水中撈月,看似是實則虛,莫等苦苦相求後才放下,到頭來只怕會落得殫精竭慮一場空啊。”周遠道還不死心,“那師父可有破解之法。”
方丈搖頭,撚著手中的菩提珠,“看來施主是不肯放下,我看施主不像執著之人,敢問施主此簽所求何事啊?”
周遠道心思一沉,看著方丈手中的珠串開口:“如方丈所說,確是虛妄之事,不過在下……”話還沒說完,便聽見身後有人來叫,周頤清晃動著手中的平安符蹦蹦跳跳地來找他了。
方丈見他要走,好言相勸一句:“施主,切記,破解之法唯有放下。”
周遠道頭也沒回道了聲多謝,便走下臺階去找周頤清了。“哥哥,你跟方丈說什麼呢,這麼久”,周遠道略向後瞥了眼,“沒什麼,只是向方丈請教了些問題。”
周頤清還想問些什麼,但被周遠道打斷,“平安符可求到了?”
周頤清得意地晃晃手中的三枚平安符,“怎麼求了三枚?”周遠道不解。
“還有一枚是給兄長的呀,哥哥在朝不易,希望哥哥也能平安順遂”,周頤清說著把平安符遞給周遠道,周遠道面色凝重地接過,周頤清還以為是自己自作主張惹得哥哥不悅了,“哥哥,若是不想戴也無妨”,周遠道忙開口,“哥哥想戴,哥哥只是想阿清長大了,懂得體貼人了。”
周頤清被說臊了,“阿清本來就體貼,從前只是不善表達罷了”,周遠道聞言笑道,“是是是,從前是哥哥不能慧眼識珠”。
蕙兒看著兄妹二人相處得這麼和樂,心下也高興,少爺和小姐好像一瞬間又回到了從前的日子。
回到家後,周頤清將求得的平安符交給母親又與母親說了會兒知心話便睡下了,夢裡香甜,父親班師回朝,一家人又過上了從前簡單的生活。
周遠道摩挲著那枚平安符,想著方丈說的話:眼前事不過是水中撈月,看似是實則虛,莫等苦苦相求後才放下,到頭來只怕會落得殫精竭慮一場空啊。又想到臨走時方丈苦口婆心地提醒:施主,切記,破解之法唯有放下。
如此,果真要放下嗎?周遠道起身想就著燭火燒掉平安符。還是暫且封存不露出破綻才好,最終平安符還是被收在裡衣內。